第B03版:大墙故事

真正回家,不想让家人等太久

2018年03月02日 B03 :大墙故事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3488

  刘欣楠 制图

  □法治报记者 徐荔

  回家,是所有服刑人员的期盼,但在刑期届满之前,他们无法实现这个愿望,只能带着对家人的愧疚服刑,为之前犯的错付出代价。而今年春节,上海监狱有一部分幸运的服刑人员在司法部统一部署的服刑人员离监探亲试点工作中,获得了回家的机会。提篮桥监狱的老卢和老章就是其中的幸运儿。

  2月15日上午10点回家,2月19日上午10点前回监狱报到。假期的时间不长,对老卢他们的影响却很深……

  “想表现得更好些,早一点回家”

  “2月19日,大年初四是我要回监狱的日子,那天我很早就起来了,给妻子和两个儿子做了顿早饭。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完了这顿饭,我就准备走了,老婆和儿子一起送我回来的……”提篮桥监狱的服刑人员老卢回忆起和家人团圆的最后一天,眼神有些复杂,有满足、欣慰,更有不舍、期待。

  今年56岁的老卢是本次获准离监探亲的服刑人员之一,2011年因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获刑10年有余的他已经7年没有和家人一起过年了。尽管每个月的探视,家人都会来,但隔着玻璃、身着囚服的他总觉得和家人有着难以言说的距离感。当今年得知自己有回家过年的机会时,老卢一度不敢相信,其他服刑人员则是一脸羡慕。

  回到监狱这几天,老卢还是回想起过年那几天的事。老卢记得2月15日那天自己凌晨4点多就醒了,“太兴奋了,满脑子就想着见到家人和他们一起回家的画面。”老卢有点不好意思地说,“离开监狱前,我穿上了妻子给我准备的新衣服,里里外外都是新的,就好像我真的换了个身份,重获自由了。”

  “自由”了的老卢在岳父家吃了年夜饭,这一顿饭让他百感交集。老卢的岳父90多岁了,这些年,老卢一直很想他。老卢的父母过世较早,他就将对父母的孝心投射在岳父母身上。服刑后,他最后悔的事之一便是无法再孝顺岳父母。由于岳父母年事已高,老卢一度以为自己没有机会再和他们一起过年,而离监探亲这个意外之喜让老卢弥补了遗憾。

  “不过,感觉岳父老了很多。”老卢说,“还是想快点回去,抓紧时间再多陪陪他们。”

  其实,老卢的刑期还剩下1年多时间。以前,对回家后会怎样他有过迷茫。会不会不被亲朋好友接受?还能不能再找点事儿干?但经过这次回家,老卢没有了顾虑。这份信心来自于家人和朋友的接纳和包容。

  7年来,老卢的家人第一次整整齐齐地聚在了一起过年。老卢的兄弟姐妹们说,缺少了老卢,这个家就是不完整的,所以过去他们都没心思组织聚会,而今年,老卢回来了。见面后,他们给了老卢很多拥抱,每一个都是充满温度的,让他加油,早点回家。曾经的同事好友也给他来电,鼓励他,邀请他以后一起共事。

  和家人朋友相聚、给父母上坟、到位于长兴岛的老房子看看……这几天与家人的朝夕相处对老卢来说是奢侈的享受,尽管他希望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可以多一些再多一些,但按照规定,2月19日上午10点前,老卢必须要回到提篮桥监狱。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回监那天,老卢的大儿子开车,妻子和小儿子陪同老卢一起出发。从位于宝山吴淞的家到提篮桥监狱,一路上老卢看着窗外:那些让他感到熟悉又陌生的建筑,那些让他感慨社会发展飞速的变化,那些让他希望可以再呼吸几口的新鲜空气……

  “路况很好,大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老卢坦白说,“我内心希望车子可以开得慢一点,让我和家人再多待一会。”

  回到监狱,换上囚服,老卢要继续自己的服刑生活。虽然只是一身衣服的区别,但老卢说他的心境大不相同,“穿上这身衣服,我就后悔当年的所作所为,这7年的时间是对我的警告。我还有1年多刑期,以前不觉得什么,但现在就希望时间可以走快一些,自己的表现更好一些,更早一些回到家人身边,不要让他们等太久。”

  “看到孙子哭,觉得以前太不值得”

  和老卢一样过年期间离监探亲的还有提篮桥监狱的老章,“这次能回家过年,我真的很心满意足,感谢监狱民警给我的机会。自由真的太珍贵了。”今年65岁的老章在7年前因为贪念进行了盗窃,结果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3个月。2011年2月15日,这个判决的日子,老章牢牢地记得,那是他这辈子最后悔的一天。

  “以前那样实在太不值得了。”不善言辞的老章在采访中一直强调这句话。

  2018年2月15日,整整7年,老章第一次重新和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其中还有他从小带大、最宠爱的孙子。看着那个懵懵懂懂的孩子如今长成了小小少年的模样,老章欣慰也后悔,自己错过的太多了。

  老章坦言,回家那天,他在监狱门口看到老伴、儿子还有孙子的时候,激动地差点哭出来,可是他硬生生憋回去了,“孙子面前,不好意思。”老章说。

  和老卢与亲友们相聚不同,老章回家很“安静”,他没有通知其他任何亲戚,因为他觉得自己还没有真正获得自由,还是低调些好。过年那几天,他一直待在家,看看电视,孙子则坐在他身边,不时询问他想看什么节目,爷孙俩就这么安安静静地互相陪伴。

  “以前在家是我做家务比较多,可是这次回家他们不让我做,就让我休息,还做了那么多的菜,每天都吃不完。”老章说。

  到了回监狱的前一天,老章实在忍不住了,他把地板擦了一遍,把家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下。其实,老章知道,家里很干净,过年前,哪有不打扫卫生的。只是,他想在回监前再为家里做些什么,弥补一点。

  大年初四,老章要回监狱的当天早上,老伴给老章下了汤圆当早饭,老伴虽然没说,但老章知道她的用意,希望一家人可以团团圆圆。吃完这碗热乎乎的汤圆,依旧是老伴、儿子、孙子将老章送回了提篮桥监狱。大约9点,老章就到监狱了。那时,监狱民警也已经在门口等候。

  面对分别,孙子又落泪了,老章心里也是万分不舍,“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回来前一天,他就说第二天会送我,到了门口,他又跟我说爷爷你要好好的。看着他那样我也挺想哭,可还是要克制。”

  让老章欣慰的是,因为之前服刑表现不错,获得多次奖励,他今年下半年就可以回家了,所以他会依家人嘱咐的那样继续好好服刑,保重身体。“以后回家了,我也不会折腾,这把年纪了就该安安心心地养老,儿子也说他会养我的。”而老章的家中很快也将增加一位新成员——老章的儿媳妇又怀孕了,待他回家的时候,会有小孙儿等着他。

  “路就在脚下,每个人都有机会”

  老卢和老章对获得离监探亲的机会充满感激,回监狱后也都表达了之后要继续好好服刑的决心。

  据提篮桥监狱教育副监区长黄斌介绍,离监探亲回来后,老卢和老章的理念产生了不小的变化,一方面他们亲眼看到了社会的变化,了解到了社会各界的温暖,对出狱以后的生活有了信心,对未来更有期待,也会将这种期待化为继续改造的动力; 另一方面社会的飞速发展也能让他们意识到犯罪是一种多么错误的选择,他们错过了那么多好机会,耽误了自己也伤害了家人。

  “亲身感受一次胜过说教百次。”黄斌表示,“更重要的是,老卢他们的回家经历也激励了其他服刑人员。这也是监狱开展离监探亲工作希望达到的效果之一。”

  2月23日,老卢所在的监区就离监探亲工作开展了宣讲会,这一次主讲者不是监狱民警,而是刚回家过年回来没多久的老卢。老卢的讲述很朴素,他将自己在监狱外看到的社会变化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大家: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焕然一新的老家、发达的手机支付方式几乎代替现金……“电视新闻中看到的和亲眼所见还是不同,再不赶快回去,恐怕就要和这个社会脱节了。”老卢在宣讲会上有感而发。

  其实更让大家羡慕的还是老卢可以回家和家人团圆,毕竟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是家家户户团聚的日子。尽管在监狱也有年夜饭,在大年三十也能收看春节联欢晚会,可家人不在身边,一切都只是形式。听着老卢说和一大家子人拥抱、吃团圆饭,尤其是见到年事已高的老人,竟然有服刑人员在宣讲会现场就哽咽了。

  “因为想到了自己的家人,后悔。”黄斌介绍,这名服刑人员没有老卢、老章那么幸运,因为犯罪,他的妻子与他离婚,家中只有高龄的父母和年幼的儿子,平时探望就不多,所以格外想念家人。

  老卢的讲述对这名服刑人员的冲击很大,宣讲会后,主管民警与他谈心,他数次落泪,甚至第一次深刻检讨与反省了自己的过去,说自己后悔做了不该做的事,本来可以一直陪在家人身边,如今却只能想念,连过年都不能见面。而老卢的经历则让他看到了希望,他一定会好好服刑,他也想要早点回家。

  就像提篮桥监狱管教监区副监区长何卫卫说的,离监探亲的机会非常难得,能够回家过年的老卢和老章一直带着感恩的心,目前从他们的表现来看,这种感恩之心已经化为了积极服刑的动力,而这种正面的情绪也带动了周围的服刑人员。

  “怎么样才能和你一样获得回家的机会?”有服刑人员曾问老卢。老卢想了想回答:“路在自己脚下,每个人都有机会。”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大墙故事 B03 真正回家,不想让家人等太久 2018-03-02 2 2018年03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