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随笔

名家茶座

向坎普拉德学什么?

2018年03月05日 A07 :法治随笔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198

  □马承钧

  英格瓦·坎普拉德这个名字,可能知者不多; 说起全球最大的家居连锁企业——宜家,人们就如雷贯耳。作为世界家具业翘楚,宜家在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12家连锁店、19万员工,中国大陆就有20家,年营业额达380亿欧元。坎普拉德正是宜家的创始人和掌门人。1943年,17岁的坎普拉德在瑞典创建宜家公司,经数十年励精图治潜心耕耘,宜家一步步走向巅峰。2017年3月彭博亿万富豪数据显示,坎普拉德以450亿美元(约4253亿元人民币)身价名列全球富豪榜前八名。

  2018年1月28日,91岁的坎普拉德在瑞典南部斯莫兰家中安详离世。坎普拉德不仅留下一个庞大的家居帝国,也留下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他成功的背后,确有许多值得效法的做人与处世、创业与守业的范例。

  首先,坎普拉德毕生为人低调、恪守勤俭,无视别人说他“吝啬”、“寒酸”:他出差爱住廉价酒店,乘飞机必坐经济舱;他常用超市会员卡买打折商品、去二手市场买衣服,日用品不用坏就绝不换新。作为欧洲富翁,他的座驾是一辆两万美元的老式沃尔沃,他常在菜市关门前去购物,为的是菜价更便宜……难怪他被称“最节俭的亿万富豪”。对公益慈善他却当仁不让“挥金如土”,瑞典税务局文件披露,仅2012年其慈善捐款就达2000多万美元。正是这种“正能量”,使宜家上下节俭成风,确保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蒸蒸日上。

  其次,正是凭借这种简约的生活理念,坎普拉德确立实用主义为企业文化特色,将节约完美体现于经营之中,他不仅在家居设计上亲力亲为,力求商品物美价廉,更创造出简约的拼装家具、平板包装和自主安装,此举大大减少了运输成本,也为顾客带来更多实惠,由此掀起一场家居领域的伟大革命。毋庸说,坎普拉德用创新大大改变了家具业的格局,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风起于青萍之末”,坎普拉德的成功当然不是空穴来风一蹴而就。5岁时他就在家门口卖火柴,7岁时开始骑车推销火柴、铅笔、腰带。17岁因学业优异获得父亲的奖励,由此创立宜家贸易公司,并开办邮购业务。他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和战火洗礼,但他愈挫愈勇、孜孜不怠,如此年复一年,终于越过一个个难关、一步步渐入佳境。1948年宜家开始引入家具,1950年代更首创“平板包装”的自行组装家具,令宜家成为全球最有影响的家居企业。成功后的他不忘初心,坚守勤俭,他说:“我认为节俭是斯莫兰(他的家乡)的本性。我只想穿跳蚤市场买的衣服,我愿意树立一个好榜样。”

  中国素有“俭以养德”、“革故鼎新”的古训,回顾坎普拉德传奇一生,其最大亮点正是“抠门”和创新。节俭使他永葆前进动力,创新使宜家永立不败之地。当前中国一些“愤青”和“成功人士”,缺少的正是这种精神。我们提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坎普拉德,就要学习他克勤克俭、富而有仁的人生观,学习他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事业观,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7 向坎普拉德学什么? 2018-03-05 2 2018年03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