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法治随笔

岁月留痕

“中国梦”与“少年文学梦”

2018年03月12日 A08 :法治随笔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289

  □顾云卿

  新时代、新时期提出伟大的“中国梦”,目标宏大,范围极广,值得社会各界去深入讨论。我想说的只是一个小范围的“少年文学梦”。

  少年富有梦想!虽然在课堂作业、课余补课“压力山大”的情况下,他们无暇顾及任何“梦想”,但若要问起:“你将来想干什么?”还是有不少人争着回答的。

  我今年七旬已过,在我16岁那年是梦想过当个“文学家”的。最近,我的南市区春源里老邻居和“发小”吴仕永先生,找出了一本我与他亲手合编的手抄本 《文学序曲》,使这场55年前的少年文学梦,重新展露在我的面前!

  《文学序曲》 没有刊号,不用排版印刷,完全手抄、手绘,发行量呢,只有1册!它抄在一本学生 《练习簿》上。从写于1963年1月11日的 《写在这期前面》 一文得知,在此之前,我们已曾编过一份“报纸型”的首期 《文学序曲》。为了增加篇幅,免于折叠,方便保存,从第二期起改成为“杂志型”了。据吴仕永告知,五十多年来几经搬家,首期 《文学序曲》 肯定已经不复存在。而这本小册子,因与他的小学作文簿(上面有许多老师作的“优”的批语)叠放在一起,而得以幸免于难!这或许证明当时“改版”是正确的。

  这本 《文学序曲》 共刊登了4篇小说,2篇散文,6首诗歌,2篇影评,1篇小品,作者有许许多多个,其实只有我们两人,真名之外都是笔名。标题美化自己搞,用了多种美术体; 插图有钢笔画、铅笔画,也自己画。文章前面有题花,空余之处有装饰。有的诗歌是针对某剪报照片题咏的,就把该照片贴上去充数。“杂志”前有 《目录》,按照文体类型编排,后面有页码标出,整个本子共24页。我们谁也没有学过编辑,但报纸杂志看了不少,在编 《文学序曲》 时照抄照搬,像模像样,一切都像真的一样!现在看来,是那么的幼稚可笑,甚至有点滑稽!但花季少年应有的激情、自信、想象力和狂热,却一点也不缺少!

  今天重提这一场“少年文学梦”,有何意义?

  梦想人人得有,尤其是在花季年代,初尝人生,涉世不深,一张白纸,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有了梦,才能激励你朝着自己的梦想目标,一步步向前冲!有了梦,你才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形,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轨迹,努力让梦想成真!

  少年无梦想,无异做井蛙!没有梦想的人,永远只看到自己鼻尖底下的鸡毛蒜皮,浑浑噩噩,不思长进!缺乏梦想的人,脑袋僵化,得过且过,今天糊里糊涂地干了,不知道明天将如何行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新时期的社会主义要靠年轻人去闯去完成,而这些人少年时是不是做过什么“梦”,便事事攸关,时时相连,决定着你今后的成才与否!不一定当初的“梦”最终是否实现。我与吴仕永最终谁也没有成为“文学家”,但就从16岁那年就自己编过两期 《文学序曲》 而言,吴仕永后来成为海员,专攻轮机专业,在盆景艺术制作鉴赏方面,有了一定成就; 我至今对写作兴趣浓浓,与我们在少年时代做过一场文学梦,也不无关系。

  实现中国梦,不只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重新评价“少年文学梦”的必要性和前瞻性,有助于我们将来推进“中国梦”的实践和实现。所以,对于这本保存了55年的手抄本练习簿 《文学序曲》,我视为宝贝,加以珍藏!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8 “中国梦”与“少年文学梦” 2018-03-12 2 2018年03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