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周末博客

我也曾奋战于足球场

2018年03月16日 B03 :周末博客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689

  夏 天

  以前读高中时,想踢球的时候有很多队友,十来个同学; 可就是没有足够的条件——家长、老师会以学业为名,对我们踢球的时间做严格限定,班主任更多次来球场赶我们回家做作业; 自己那点微薄的零花钱,也买不起正品球鞋、球衣; 学校草坪常年不开放,于是大家只能在场边的塑胶跑道踢球,一场下来,大家的脚底被劣质球鞋磨得满是水泡。然而尽管如此,“回也不改其乐”。

  大学就读于上海体院,这当然是个运动氛围足够浓厚的地方。即便我们是新闻系,在其他体育学科同学眼里,属于“学文化的家伙们”,但环境使然,我们也常与他们在球场上奋战。

  4年里,我领略过准专业中国球员的技术水平——那也是普通人难望项背的; 也见识过韩国田径学科留学生队伍过硬的团队足球功底; 更在土耳其留学生小山般的体格下,认识到身体条件在对抗型运动中的重要性。

  而那时的自己,也有着让今天的我羡慕不已的表现。譬如同时对抗两名韩国球员,成功护球并传出; 譬如从中场一脚精准长传找到禁区内队友完成射门; 譬如单刀时面对门将冷静打远角得手……如今,能停好球,能传给身边的队友,已是让自己满意的表现了。

  可现在毕业快10年了,我拥有整套正品装备,但身边早已没有高中和大学时代那帮一呼百应的队友,也没有走几步就能到达的场地——无论是高中的塑胶地还是大学的人工草皮。偶有记者老师们组织踢球,可一看场地,在遥远的万体馆,再看队友,跟前辈们同场竞技也多有拘束,打开电脑,足球游戏里的自己堪比C 罗一般威猛。那么,姑且在虚拟世界里自得其乐吧。顺便,看着妻子发来的文章 《有一种胖叫婚姻幸福肥》,也像所有油腻的中年男人一样,露出欣慰的笑容。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周末博客 B03 我也曾奋战于足球场 2018-03-16 2 2018年03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