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百家讲“痰”

2018年03月20日 B06 :读者呼声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043

  “痰”:

  在网络世界,也有一些骗局藏在角落,企图在你掉以轻心时引你上钩:微信弹出一些美女头像用户的好友申请,你照单全收;在地铁上收到“创业者”邀请,没细想就互加了好友……稍有不慎,你可能就陷入了微信“好友”的陷阱中。有不少在校学生反映老有“美女”加微信,被这些“艳遇”骗走了钱财。

  (3月17日新华网)

  百家讲:

  微信等交友工具的兴起,不仅打破了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促进了人际关系的融合,但同时也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成为违法犯罪的工具和手段。对此,有专家指出,微信等网络平台已成为违法犯罪“新领地”,并非是危言耸听。

  面对网络犯罪,不能依赖网友删除微信“好友”。首先,网络信息主管部门应积极履职,强化对网络的管理,依法将论坛、微信、博客、搜索引擎等具有新闻舆论和社会动员功能业务,纳入专项许可范围;其次,网民要时刻保持“微信有风险,使用需谨慎”的态度,依法上网交易、交流;再者,公安、工商等管理部门要迅速介入这个监管“真空地带”,组建“网络警察”或“网络工商”,配备专职执法人员,对网络平台全程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查处,严防网络成为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又一个“窝点”。 ——张西流

  “痰”:

  据央视3.15晚会曝光,山东省枣庄市多家企业生产大量山寨核桃露、核桃花生饮料等饮品,充斥农村市场。当晚,枣庄市政府新闻办发布消息称,相关部门已对3家涉事企业依法查处。另据山东省食药监局消息,其中两家企业已启动产品召回。

  (3月16日 《新京报》)

  百家讲:

  小小的枣庄市市中区,居然有多家非正规企业长期生产、销售山寨饮品,这足以反映当地监管已经形同虚设,日常抽检沦为摆设,客观上已经充当了这几家食品企业的保护伞。由于目前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重心在城市、县城,城镇特别是农村监管相对薄弱,使得在农村地区销售山寨饮品、食品被查处的概率较低。因此,保障农村消费者的安全,保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必须遏制山寨饮品、食品“上山下乡”现象。

  首先,需要从源头上遏制山寨饮品、食品的生产。食品生产企业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要本着属地管理原则,负起第一责任,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倒逼他们依法生产经营;其次,要加强农村地区市场监管部门的力量,组织要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提高工作人员的执法意识、能力、水平,并让工作人员把工作重心投入到市场巡逻上;再者,市场监管部门要走进村庄,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农村消费者辨别山寨饮品、食品的意识和能力。

  ——何勇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百家讲“痰” 2018-03-20 2 2018年03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