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金玉良言

化解家庭医生“签而难约”尴尬

2018年04月03日 B06 :读者呼声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931

  □斯涵涵

  “到2020年,各地要力争实现让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签约医生,每个居民有一份电子化的健康档案。”这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既定目标之一。记者调查发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行过程中,百姓看病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基层出现了“接不住”“落地难”的窘境,存在“签而不约”“签而难约”问题。(3月30日新华每日电讯)

  我国现阶段的家庭医生签约,是一种基层特有的医疗服务项目,其基本医疗服务涵盖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路径指导和转诊预约等。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对自己的病情或身体状况了如指掌,而且可以随时提供咨询服务及就诊指导,有利于分流患者,家庭医生对于患者、医院及社会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越来越广,但在实际工作中,家庭医生“签而难约”“一人签约近千名社区住户,签完之后再无联系”的情况依然存在,签约家庭医生,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合同里,居民难以实际享受服务。

  造成此种现状有多种原因,如家庭医生相关政策宣传不够,居民对其便捷、免费等“优势”不知晓或了解不够,一些已经签约的城乡居民不知道该怎么用好家庭医生; 又如社区医院医生人数少,任务重,难以应付等情况,从而出现了好政策遭遇“接不住”“落地难”的窘境。

  如何大力化解“签而难约”的尴尬?首先应该加大公共投入,强化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大全科医学生培养力度,给家庭医生就业一定政策优惠,鼓励全科医学生、公立医院专科医师等更多医务工作者加入签约行列; 重点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提高家庭医生的专业化水平。

  其次,有关部门要开发统一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搭建医生和签约居民之间的互信关系,双方可以通过平台方便快捷地查询、评价、沟通。

  再次,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逐步放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市场,充分利用社会力量,鼓励企业参与基层医疗事业……

  一言以蔽之,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工具,对于具体问题各个击破,大力促进家庭医生工作的精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强基层、补短板,促进家庭医生“签而有约”,急患者所急,循序渐进,对症下药,专业、惠民、便捷的签约家庭医生便会从梦想照进现实。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化解家庭医生“签而难约”尴尬 2018-04-03 2 2018年04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