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金玉良言

防孩子沉迷手机 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2018年04月24日 B06 :读者呼声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089

  资料图片

  □张立美

  浙江大学研究人员近日研发出一种新软件iCare,该软件可通过手势操作识别使用者是成人还是儿童,从而帮助解决智能手机时代“熊孩子”沉迷手机的难题。如检测到是儿童在使用手机,它会用友好的方式,阻止儿童访问零售商、电子邮件等应用程序以及儿童不宜网站。(4月13日 《新京报》)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手机直播、手机网游等产业的发展,不少小孩子沉迷于手机、沉迷于手机网游之中,有的晚上不睡觉,熬夜玩手机。浙江大学研究人员开发软件,精准识别出手机使用者是大人还是小孩,如果是小孩在使用手机,就设限,让他们访问不了需要花钱的电商平台等。这当然有助于防止“熊孩子”沉迷手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小孩子通过手机给主播打赏、购买游戏装备等事件的发生。从这个角度而言,值得研发。

  但是,防止“熊孩子”沉迷手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手机游戏、网络游戏,也不能沉迷于技术手段,把技术手段当成防止孩子沉迷手机的唯一法宝。从技术层面说,浙江大学研究人员研发的这款软件,以目前的技术水准,只是可以精准识别出大人与儿童的区别,对于成年人相似的十五六岁的青少年,却无法精准识别出来。换句话说,防得了儿童沉迷手机,却防不了接近成年人的青少年沉迷手机。而在现实生活中,沉迷手机最厉害的群体,恰恰是中学生。

  事实上有效防止“熊孩子”、未成年人沉迷手机,除了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堵塞之外,最重要的是,家长需要承担起应尽的家庭教育责任,平时要多关心孩子,对孩子给予更多的父爱、母爱和关爱,对孩子使用手机要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而不是把孩子扔给手机。

  这两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是人们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对于儿童来说,父母的陪伴无疑是最重要的。当父母忙于工作,或者父母沉迷于手机之中,把孩子扔给手机、扔给电脑、扔给电视,自制力本来就弱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沉迷手机、不沉迷电脑、不沉迷电视?从这个角度说,要防止“熊孩子”沉迷手机,最重要的是广大家长要放下手机,放掉手中的工作,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多花时间陪伴孩子一起看动画片,陪伴孩子一起玩适合他们这个年纪的游戏,陪伴孩子一起锻炼等,让孩子从手机里走出来,更好的活在现实生活之中。

  总而言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防范未成年人沉迷手机、沉迷网游,不是一方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于政府而言,完善顶层设计,规定网游运营方、互联网平台要对未成年人设置防火墙。于网游运营方、互联网平台而言,要从社会责任出发,自觉对未成年人不适当的互联网生活说“不”。于家长而言,平时要多陪伴孩子,多引导孩子,不能平时不管孩子,出事就把责任全推给互联网平台。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防孩子沉迷手机 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2018-04-24 2 2018年04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