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燕云
法官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职责,法官不仅是案件的裁判官,更是司法事业的推动者,仅仅拥有丰富的法律知识、扎实的理论功底并不能当然地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官,一名优秀的司法参与者需要多方面的素质相结合,才能不负所望,完成自己肩负的职责与使命。
倾情投入,秉持忠诚之心。
在法官宣誓词中以“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开头,可见对于忠诚对于法官的意义非凡。作为法官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忠于国家与人民,一个不爱国、不爱民的法官虽然满腹经纶却无比自私,只求个人利益而不顾全大局,容易为一己私利而做出离经叛道之事,无法肩负起国家及人民的厚望,只有怀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无比忠诚,才能为祖国的司法事业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当然,作为法官还必须忠于宪法和法律,具备崇高的法律信仰,这种信仰就是植根于内在深处对法律的高度认同。
换位思考,富有恻隐之心。法官不应只是精通法律的专家,更应牢记司法为民的宗旨。
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我们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虽然,来法院的老百姓可能不懂晦涩抽象的法律规定,甚至连基本案情都有可能表达不清,在专业的司法工作者眼里再简单不过的规定,可能需要向他们解释好几遍,甚至好几十遍。但无事谁登法院门,来法院的都是需要定纷止争的人,此时我们就需要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仔细倾听、耐心解释、细心裁判,力求高质效解决老百姓的问题。
两袖清风,坚守清廉之心。
胸前的法徽时刻提醒我们,法官应是公平正义的象征,而要守住这份对公平与正义的追求,就必须做到“廉洁”二字,廉洁是法官的生命力所在,是司法公正的源泉所在。清正廉明、无私奉献是每一个司法法官应当具备的基本操守,唯有清廉才能让不法之徒无机可乘,唯有清廉才能提升司法公信力,唯有清廉才能坚定不移地追求司法公正,才能让每一个案件真正案结事了。法官应当始终牢记“公正司法、廉洁司法、为民司法”,拂两袖清风,怀一身正气,让司法公正的源头干净透彻!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