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随笔

清风歌

“候鸟作家”的海南缘

2018年05月28日 A06 :法治随笔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317

  □汪金友

  海南独有的优良气候、生态环境和美丽风光,吸引越来越多内地人迁居琼岛,他们每年近一半时间生活在琼岛,另一半时间返回内地,被称为“候鸟一族”。这其中也不乏作家、艺术家、摄影家、科学家、医学家、工程师等精英人士。来自郑州的马承钧先生就是其中一位颇获赞誉的“候鸟”作家。

  马承钧是资深媒体人,笔名雁翔,出版诗集、杂文集、随笔集多部,退休后出任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宣传部长、 《宁波帮》 期刊总编辑。去年至今,马先生落脚海南数月。濒临文澜江的临高县颐和湾、碧桂园等海南新建小区,环境幽美、居住舒适,吸引了大量内地人迁居于此,他与此地的“候鸟”们交上朋友,这里的椰风海韵也大大激发了马承钧的创作灵感,临高享有的中华诗词之乡和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美誉,更让他平添一种亲近感、融入感和使命感:他亲临解放海南岛登陆地临高角、苏东坡流放地儋州; 他走近千古流淌的文澜江、蔚为大观的临高牌坊群; 他实地考察“吟绝”王佐故乡透滩村、古贤谢渥胡铨的“茉莉轩”书院遗址和百仞滩中激流掩映的“石头诗”; 他拜访红色娘子军根据地和兴隆华侨农场橡胶园、咖啡林; 他穿行海口骑楼老街、瞻仰“南青天”海瑞故居……这些给予他无尽的遐想和创作素材。与海南著名学者叶显恩教授的几次畅谈求教,更大大催生了他为海南发声、为临高礼赞的激情。

  马承钧还是文化自信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今年春节期间,他响应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大力开展“双创”活动的号召,率先在颐和湾小区开办“社区文化讲座”,他演讲的 《元宵节是人文精神的赞歌》 受到业主热烈欢迎。陕西业主王福新、北京业主胡金芬说:“在海南能听到如此高水平的文化讲座,让这个春节过得更有意义和内涵了!”马承钧还在海南创作了歌曲 《颐和湾之歌》、 《如意》、 《心相随》 等, 《颐和湾之歌》 更在小区广为传唱,如今每天轮番在社区播放,成为一曲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音乐。他撰写的朗诵诗 《海南,我的第二故乡》、 《临高角放歌》、 《文澜江礼赞》、 《琼岛即兴》、 《海南诗抄》等也受到候鸟一族和广大游客交口称赞,被传抄、被吟诵。

  最近,马承钧正在潜心创作一部《走进临高》 的书稿。他说,钟灵毓秀、人文丰厚的临高是海南文明发祥地之一,既是长寿之乡,又是中华诗词之乡和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占据重要节点位置。2010年著名学者叶县恩教授倡导和力推的新兴显学——“临高学”,已引起海内外学界高度关注。据了解,由叶显恩先生作序的 《走进临高》,将以生动传神的笔触,忠实记录临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用文学再现诗情画意的临高,在临高诠释创造奇迹的海南”乃该书创作宗旨,全书跨越历史与现实,从“人文渊源”、“海洋文明”、“绝美山水”、“候鸟生活”等几个侧面,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临高与海南的人文底蕴、社会变革和筑梦路上波澜壮阔的大美前景。

  我们衷心恭贺马承钧先生在海南取得的累累硕果,也预祝 《走进临高》 早日问世,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增一亮色!马先生说:“今年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刚刚完美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更令海南举世瞩目,三十而立,前途无量,我将心无旁骛、殚精竭思,以自己一腔真情为国际旅游岛的脱颖崛起奉献绵薄之力!”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6 “候鸟作家”的海南缘 2018-05-28 2 2018年05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