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本市去年查处环保案件4477件,处罚金额4.76亿元

“黑名单”企业将受社会征信惩戒

2018年06月05日 A01 :头版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042

  □见习记者 王川

  本报讯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昨天发布《2017上海市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 《公报》)显示,虽然本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空气质量和水污染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本市重拳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2017年全市环保系统查处环保案件达4477件,处罚金额达4.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97%和90.23%。今年1-5月,全市环保系统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1006件,处罚金额1.9亿元。同时,对于环境违法企业,本市将持续开展“黑名单”公示制度,进入“黑名单”的企业还将面临社会征信惩戒。

  《公报》 指出,本市2017年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年度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其中,空气质量稳中向好,但臭氧污染愈加显著。2017年,本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75.3%,与2016年基本持平。本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较2016年下降了13.3%(6微克/立方米),较基准年2013年下降了37.1%(23微克/立方米); 但是,PM2.5和NO2(二氧化氮)均未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均二级标准; 臭氧在污染日中首要污染物占比达57.8%。

  此外,本市近年来不断加大截污治污力度,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氮磷仍为影响本市水环境质量状况的主要污染指标。

  为进一步提升本市整体生态环境水平,本市各执法部门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2017年全市环保系统查处案件达4477件,处罚金额达4.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97%和90.23%。其中作出按日计罚61件,处罚金额共9552.3万元,实施查封扣押179件,限制生产、停产整治30件,移交公安行政拘留18件,涉嫌环境犯罪移交公安部门68件。

  本市将继续加强联合惩戒,提高执法威慑力,持续开展违法企业“黑名单”公示制度。从企业违法案件类型看,因违反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建设项目管理和固废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的案件较为集中,约占违法案件总数的七成。在公示环境违法企业名单的基础上,本市实行部门联惩联治,将环境违法信息纳入社会征信体系,相关部门对严重违法、严重失信的企业,在绿色信贷、评奖评优等方面予以制约,构建联合惩戒机制。

  据悉,市区两级环保部门将围绕气、水、土三大行动计划以及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聚焦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水源地监管、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全过程监管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执法,继续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 “黑名单”企业将受社会征信惩戒 2018-06-05 2 2018年06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