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路
凡人物品入藏“国博”是不多见的,也特别自豪。
据有关媒体日前报道,来自上海家庭医生严正的“51把钥匙”,继成为“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精品展出后,又为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严医生闻之,既惊喜又意外,“没想到一名基层家庭医生的工作物品,也能登上 ‘大雅之堂’,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作为静安区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名普通医生,严正在社区卫生岗位22年。他将患者视作与自己血脉相连的家人,把医生持有的仁爱之心无私地奉献给普通百姓。不少居民心甘情愿将家中钥匙交予严正保管,由此也赢得“钥匙医生”的美誉。从多年前接受居民家庭第一把钥匙起,就连续有居民把钥匙交给他,10把钥匙、51把钥匙,最多时严正手里有57把钥匙。
这使我不由想起全国劳模杨怀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俞卓伟一心为民服务的事迹。杨怀远,30几年用一根不起眼的小扁担(共挑断40余根)演绎一份“宁愿自己多吃苦,不愿乘客一时难”的崇高责任,把方便给大家,用真情换口碑,赢得人民“挑夫”的称号。在上海档案馆,除了这根小扁担,还有一辆与之一样有来历的破旧自行车。车的主人是被誉为“沪上白求恩”的俞卓伟。“全天候、全方位,一线作战、靠前指挥”,这辆自行车正记录着他无数个深夜在医院各病区来回奔波的路程,更体现出他对病人怀有的一份真诚的大爱。
严正就像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时代先进人物一样,把最朴实、真诚的爱给予最困难和需要的人们。什么是自我价值?屠格涅夫说:“要找出来我值多少,那是别人的事情,主要的是能够献出自己。”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在于为别人而生活。”严正用行动深刻地彰显了自我价值、美好地诠释了人生的意义。
如今,上海市民老龄化程度不断提升。截止2017年12月31日,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83.6万 人,占 户 籍 总 人 口33.2%,已严重超过联合国标准的10%和全国老年人口17.3%的平均水平。居家养老、社区就医成了许多人关注的话题。广大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十分渴望有这样的家庭医生在他(她)们身边,如同家人般关心、呵护与照料。严正做到了,而且做得是那样出色。
数据显示,上海现有7000名全科医师,迄今已涌现出一批像严正这样的佼佼者。他们每天至少往返数十公里,手机24小时不关机。严正道出了诸多奋战在一线的家庭医生心声:“这般努力只为了居民最需要我时,能尽快地出现在他们的身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核心价值取向。他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假如,每个人都在自己岗位上,用自己所学和技能,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付出自我满腔热忱; 同时,用坚守与努力赢得服务对象似家人般的尊重和信任,那整个社会该是一幅多么美好、和谐的图画啊!这不就是中国梦所要展示的一份幸福景象么!
“51把钥匙”背后,都有一个个温暖故事让人娓娓道来,都有一份份艰辛付出直抵人们心间。以严正先进事迹改编的“51把钥匙”微电影和沪剧,在上海社区内广为流传。那日,我在上海教育电视台节目中,偶然看到介绍他的专题片,一个个镜头十分感人,不少老年人对他的依赖感、亲切感至今还深深地打动我,印在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这些钥匙,虽看似普通,不是什么珍贵器皿、历史宝物,但承载的却是百姓需要与所求,承载的是许多人希冀与信任。它是严正全情投入、一心为民的有力佐证,也是新时代许多人昂扬精神砥砺奋进的最好见证。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