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随笔

■法官手记

荔枝

2018年07月23日 A07 :法治随笔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801

  □王梦茜

  五月末六月初,是荔枝成熟的时候。

  很小的时候,对荔枝的印象是甜甜的罐头。一个个白白的小球,在略微有些浑浊的糖水里泡着,装在玻璃瓶里。玻璃瓶的外面,会包上一层纸,大概就是现在说的“广告”,上面印有鲜红的荔枝图案。小时候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罐头里雪白雪白的荔枝,在包装纸上却是红色的,其实只是没有看过新鲜的荔枝罢了。

  稍大一点了,我终于在水果摊上看到了荔枝。我才知道,它们的皮是有些扎人的,青青的颜色里面泛着点点红,但不是我在罐头图案上看到的鲜红色。店老板说,这叫妃子笑,从很远的广东运过来。它们一个个被浸泡在不知道叫什么的水里,据说那是为了保鲜用的。印象中,在当时荔枝是很贵的水果,我不知道是多少价钱,但总记得妈妈说的那句,我少买点,你尝尝味道。能吃到荔枝,是个节日了,而妈妈自己,一个也没有吃。她像爷爷看我吃荔枝罐头那样看我吃鲜荔枝,我笑,她也笑。

  再后来,去了岭南读书,在一个五月末,我真正地见到了满街的荔枝。它们一个个、一扎扎鲜红鲜红的,没有被水浸泡,枝上还挂着绿叶,在水果摊上随意摆放着。我才知道,原来罐头上的图案不是假的,真正的鲜荔枝,就是这么红红地可人。

  荔枝也不是很贵的水果,只是到外地运输成本高,保鲜又困难,所以才贵。在南方的那些年,与同学们吃荔枝,是很快乐的事。有一年一个同学家里寄来荔枝,早上采摘下午就到,我简直已经认为是人间至味了,他们却说,你要去果园直接摘着吃才好呢!想当年苏东坡也是体会了这般美味,才能说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吧。

  如今,离开学校也已多年,但每到初夏时节,就会买一堆荔枝。收到快递寄来的荔枝,一个个地挑拣出来,一边装进袋子放进冰箱,一边剥几个给一旁的孩子吃。他开心地说,妈妈,荔枝真甜啊!看着他满足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吃到荔枝就很幸福的我。

  荔枝,伴随着我成长记忆中快乐的时光,也让我在回味时,感受那些无私的爱和情谊。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7 荔枝 2018-07-23 2 2018年07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