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一家之“盐”

国有景区降价 其他景区不能再“高高在上”

2018年07月31日 B06 :读者呼声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042

  资料图片

  □郝雪梅

  日前,北京市发改委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相关通知,明确要求制定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的方案,要求在9月15日前汇总降价情况,纠正不合理的收支。这也意味着,今年”十一”前,北京重点国有景区有望全面降价。(7月28日 《新京报》)

  最近这几年,各地有关部门在倡导景区降低价格方面都做了积极努力,然而努力的结果却十分尴尬。尽管各地有关部门都是苦口婆心,耐心说理,可是一些景区就是“抱着利益不撒手”,总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降低价格,不是说成本高,就是说工资少,要么就说“降低价格游客更多不利于人流控制”。

  为何景区降低价格总是这么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虽然提倡降低门票价格,可是降低门票价格也只是倡导,也只是鼓励,并没有强制措施。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有关部门“唾液飞溅”,景区部门“充耳不闻”。

  这一次国家发改委“动真格”了。今年6月份,国家发改委下发文件,要求各地降低国有景区门票价格。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此次之所以要求下调部分景区门票价格,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地方过分依赖门票经济,门票价格 ‘额外负担’过重问题突出”,导致部分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水平被不断推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旅游消费增长。

  面对国家发改委的规定,各地国有景区也在采取落实措施。但是要防止出现“明降暗提”的情况,即先把价格提高,然后再象征性降低,这种手腕其实我们早就领教过了。监管部门要监督管理,确保此次国有景区门票降低是实实在在的。

  另外,也要防范“暗度陈仓”的情况出现,有的景区把门票价格降低了,却还是不愿意放弃利益,把景区里的其他原本免费的、价格不高的项目“变相提高”,比如一些景区想方设法提高“景区内其他场馆的参观费用”,这种情况也需要好好预防。

  还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国有景区价格降低之后,那些不是国有的景区价格是不是也需要降低下来?在不少地方,一些景区是承包给社会投资者的,这些景区的构成十分复杂,既有国有景区的性质,也有民间资本的介入,这些景区也不应该永远都是“价格高高在上”。

  景区不管是国有的,还是社会投资的,其都有一个属性:祖国的山山水水并不属于某一个地方、并不属于某一个部门、并不属于某一个商人。古时候的李白,足迹踏遍了山山水水,他花了几个门票钱?假如当时也是门票经济,也就不会留下那么多寄情山水的优美诗句了。

  “强制景区降价”的民生拳头就应该硬起来,降低门票不能总是倡导和商量。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国有景区降价 其他景区不能再“高高在上” 2018-07-31 2 2018年07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