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银宇
这是一起历时6年的民间借贷案件,申请执行人刘某与被执行人姚某、陆某原系好友,因生意需求,筹借近四百万元本金借给姚某、陆某。没想到好友借钱不还,无奈诉诸法院,得一纸判决。被告并未履行生效判决义务。在法院执行中,法官穷尽执行措施,如扣划被执行人名下工资、股票、养老金、拍卖被执行人名下房产,6年时间里,前前后后总共执行到近160万元,仍有300多万元本息未到位。想不到去年七月,被执行人竟然悄无声息地将其名下农村老宅动拆迁后的补偿款及动迁利益全部无偿赠与给自己的儿子。申请执行人得知后向法官报告,经过多番较量,因被执行人无偿转移财产,拒不执行判决,法院对被执行人连续采取两次司法拘留措施,并将涉嫌拒不执行判决罪的材料移送公安机关。被执行人及其家属迫于压力,并经过我几次的释法与沟通之后,主动一次性缴纳剩余本息380多万元,双方达成和解,案件执行完毕。
法律果实是苦的。对执行法官而言,每一起执行案件,一旦遇到被执行人逃避执行、消极履行义务等“执行难”的情形,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与“老赖”斗智斗勇,想尽办法执行到位,以保障申请执行人的胜诉权益。在这起案件中,我曾冒着鹅毛般的大雪,在申请执行人的带领下,寻找被执行人,也曾多次驾车往返动迁公司、土管所调查被执行人无偿转移动迁财产的证据材料,更需要在每次接待这位对法院执行心存怨气并频繁信访的申请执行人时,耐心倾听并与之沟通,给她打气以树立对法院执行的信心。其间滋味,是苦的。
法律果实是甜的。对执行法官而言,最大的获得感莫过于所承办的每一起案件都能充分保障申请执行人的胜诉权益,让当事人在每一起案件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尤其是那些“执行难”的案件,总是期待所付出巨大的精力没有白费,案件能执行到位,能收获一份成就感,并通过采取的各种执行措施,让被执行人充分认识自己的错误,申请执行人对法院执行充满信心,寓普法于执行,体现执行法官的本色。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