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栖
前不久,上海市政府召开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推进大会,强调要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和卓越心,使城市更有温度、更富魅力、更具吸引力。作为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未来的发展确实离不开管理上的“精耕细作”。
优雅、恬静、文明、和谐的城市风貌背后,无疑是一条条精细的规划管理措施。近些年来,上海无论在着力保护历史建筑、规划历史文化风貌区,还是新建或扩展城市商业圈,抑或整体布局城乡发展愿景,都秉持着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以实现社会最大的公约数、公众最大的满意度。但是,伴随着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元、差序,街头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新矛盾也为城市管理者带来了新挑战、新考验,如无证照餐饮便是一个在城市管理中无法绕开的问题。
据日前 《新民晚报》 载,上海治理无证照餐饮确保百姓“家门口的便利”,13个区基本实现“零无证无照”。然而,在我看来,上海城市的精细化管理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基础工作还有待于夯实,管理手段还有待于精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我境外旅游所观览的城市而言,我感到:巴黎在这方面做得比较规范、有效,某些做法值得上海效法。
先说说巴黎。除了香榭丽舍大街这样的精品商业街,巴黎还有大大小小的跳蚤市场星罗棋布。百年来,这些跳蚤市场也曾经历了“脏、乱、差”。经过长期的探索,巴黎市政府制定了较为合理的管理办法,让跳蚤市场回归秩序。其具体的做法是:一、划出市区接近环城路的城门附近区域; 二、规定好时间轮流设摊,给商贩和市民提供方便; 三、开放期间,路口设立醒目的告示牌,告诫车辆和行人绕行; 四、组建 DPSP 部门(类似“城管”),巡逻观察,随时记录并处理破坏公共环境的行为(而不是取缔)。如今,跳蚤市场多为井然有序。
改革开放把我国社会推入了“转型”轨道,那种计划经济时代的“一潭死水”式的板壳结构不复存在,市场经济在带来不曾有过的勃勃生机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不曾有过的诸多社会矛盾和利益博弈。要良性、平稳地发展经济社会,自然而然地亟待城市管理的创新思路和创新机制,城管当列其间,也面临一个“如何有疏有堵,善待小贩”的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现行登记注册制度开始实行改革,尤其是2017年10月1日始实施的 《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更是给街头摆摊小贩的生存带来了福音。
我想,一旦有了城市管理的创新思路和创新机制,有了精细化管理的“街头智慧”,不仅“城管恃强凌弱”的逻辑没有市场,就连城管执法受到暴力袭击竟无一人向他们伸出援手且网评发话“咎由自取”、城管似也成为“网络上的弱势群体”的怪象也会敛迹。如是,上海的城市形象将会更美好,城市景象将会更璀璨!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