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随笔

八面来风

抬头见,低头亦见

2018年09月10日 A06 :法治随笔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203

  □顾云卿

  现代人的居住格局,更多的是独门独户,煤卫独用,水电各分,关起门来一家。新搬来的邻居少有互相走动的,互不交谈、互不打听、互不问候。即使在电梯或走道里相遇,点头一笑算是客气的,有时认得也当作不认得,因为说话机会太少嘛!套用老子的那句话,就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到了互联网时代,情况不一样了。人们把常看手机者称为:“低头一族”,“低头见”者,即可以通过手机微信聊天群经常“见面”交流也。如果建立了邻居之间微信群,则变成了一种“抬头见,低头亦见”的新颖邻居关系。

  邻居之间搞个聊天群,很有必要。

  现在,各居委会都有了 《微信公众号》,什么台风、暴雨、高温的通知,周围商业网点的变化,都可在《公众号》 里发布和传递。小区的“业主委员会”也有自己的公众号,各门牌楼宇的楼组长、召集人与本楼盘的居民们进行联络,微信聊天群是最好的方式。

  我自告奋勇地发起建立了一个本楼号的邻居群。

  加强邻居之间的联络,从为聊天群取名开始。由于大家都有建群的愿望,所以,踊跃提名者甚多。有文雅的,如取名“居仁由义”,那是 《孟子》 中的一句,意即内怀仁爱之心,行事遵循义理。提出者是大学一名退休教授。意思很好,但深奥了一点,阳春白雪和者寡。有人提议用“远亲不如近邻”,得到许多人的认可,从此意出发,又衍生出 《远亲好羡慕》《都是一家人》 《同乐近邻》 等名。大家不求录用,而是重在参与。本楼一位擅长书法的退休企业干部,还将“远亲不如近邻”写成了精美的书法条幅,凝结成聊天群的主旨性话语,作为标志。并在取群名的过程中,将自己书写的5幅“远亲不如近邻”条幅,分别赠送给积极取名的5位邻居,受到大家的一致欢迎和称赞!

  聊天群开通后,原先互不相识的邻居们知道谁是几楼几室的,入群者也主动“自报家门”。无论是真名还是昵称,都可以对得上号。楼组长与居民代表在居委会选举与通过业主委员会推出的相关 《决议》 过程中,起到了上情下达的作用。每个业主对居委会、业委会或物业有何意见、建议,也可以下情上传,小区里的事情,做到公开透明,人人皆知。邻居之间也开始对话。比如,哪家的空调冷凝水管位置偏了,滴到楼下居民的凉晒衣被上了,发一条消息,楼上住户会及时警觉。有人转发一些健康食品的辨别知识,其他人就会对照自家用品,立马分出真伪。健康养生信息更是让更多人找到了共同话题。有人在某网站发现某一邻居过去刊登过的文章(这也是互通了姓名的结果),积极主动地将文章的电子版进行下载,极大方便了那位邻居的使用。由于相互间建立了微信联系,各人的朋友圈也一并开放,人家也知道了你平时关心一些什么话题,互相点赞,互相留言,增加了相互间的交谈机会!

  过去我们常说“抬头不见低头见”。现在大家“抬头见”(电梯或走道途中相见)“低头亦见”(看手机,上微信),邻里之间不再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也是互联网时代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吧!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6 抬头见,低头亦见 2018-09-10 2 2018年09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