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读者呼声

金玉良言

“问题月饼”停产退市具有样本意义

2018年09月25日 B05 :读者呼声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971

  资料图片

  张西流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获悉,今年本市中秋、国庆前夕,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全面加大了食品药品安全检查力度,覆盖食品药品生产、流通和食用全环节。市民关注的中秋月饼总体安全状况良好,抽检中发现2批次不合格月饼,食药监部门已立案查处,责令上述销售不合格月饼的生产、经营企业停止生产、经营相应产品。(9月19日 《北京青年报》)

  随着中秋节临近,北京市有关部门通过抽检,发现了2批次不合格月饼,让人们不得不对月饼的质量和安全产生忧虑。令人宽慰的是,有关部门对“问题月饼”实施了顶格处罚:责令其停产退市。这显然具有较大的警示作用。相比之下,市场上之所以会“问题食品”屡禁不止、层出不穷,不是因为相关部门没有管理和查处,而是管理手段不够硬,处罚措施不够狠,不能让违法者“痛定思痛、痛改前非”。

  譬如,一家企业生产“问题食品”被罚5万元,但根本不会伤及元气,企业交完罚款后照样生产。对此,食品行业人士曾表示,要让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经营者“从舅舅家赔到姥姥家”。换言之,对于生产销售“问题食品”的企业和个人,要严管重罚,一定要罚得他们没有能力再开张,甚至让其倾家荡产,或者不再给予营业资格,限制终身禁入,这样才能断了违法的念头。

  在韩国,自2004年出现了“饺子风波”之后,政府采取的措施也更严厉了。首先,加大对假冒名牌食品的处罚,没收非法所得和罚款。其次,制作、销售劣质食品的个人会被定为“保健犯罪”,所处刑罚最高可到10年,罚款2亿韩元(约合143万元人民币)。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的公司,除吊销营业执照以外,10年内还禁止再重新营业。这些惩罚措施,对厂家来讲是致命的,生产企业因此变得仔细谨慎,如履薄冰。

  可见,“问题月饼”停产退市,具有样本意义。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违法者为牟取暴利而欺骗消费者导致的。所以,“罚”是很管用的方法,只有提高处罚标准,才能起到威慑作用。在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过程中,维护消费者的尊严,不仅仅是保证他们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也不仅仅是保证他们不受欺诈,不被歧视,不受“问题食品”所累,而是要保护和倡导他们追求“安全、文明、绿色、低碳”的消费新理念。为此,有关部门必须高悬“严管重罚”的法律之剑,挥斩制售“问题食品”等违法行为,让公众敢于消费,乐于消费,成为有尊严的消费者。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5 “问题月饼”停产退市具有样本意义 2018-09-25 2 2018年09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