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随笔

■并非闲话

2019年,时间的船

本文字数:1335

  □崔立

猪年的第一天,寒潮侵袭过的老家,冷风刮着,连走路都是硬邦邦的,踩上门口的水泥路上,“啪嗒啪嗒”地声响。

院子里的自来水管又被冻坏了,水从冻裂的管子里潺潺地冒出水来。母亲喊我,快把总阀给关了。在门口的一角,我掀开水泥盖板,赶紧给关上。小的时候,水管就经常被冻坏。那时有个修理工张超,是邻村的。父亲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骑一辆自行车,上了门口的石子路(那时,还没有建好水泥路),自行车摇摇晃晃地骑出去。张超很快随着父亲来了,拿出扳手,熟悉地操持起来。父亲问,冷吗?张超搓了搓手,笑着说,一干活,就热乎了!父亲适时地递上一支烟,张超挂在嘴上,点上火,袅袅地烟在缓缓升腾。我问母亲,我去叫张超吗?母亲哑然失笑,说,啊,张超啊,不可能不可能了,六七十岁早退休了,人家现在是天天在家里享福了。母亲说着话,麻利地打了个电话,说,自来水公司吗?我水管爆了,请你们派一个人来修理,地址是……

在家里坐了会儿,觉得没事儿可做了。母亲说,要不,你去走走吧。我说,好。母亲说的,是让我去村里的一些人家走走,看看。小的时候,我最喜欢串门。我和沈煜伦是小学同学,玩得可是特别开心。我走了一些路,到了一幢二层小楼前。门开着,我看了一眼,听到了背后的脚步声。我回过头,是一个女人,应是沈煜伦的妈妈吧,但又有几分不像。我说,阿姨你好,这是沈煜伦家吗?女人说,你是?我说,我是崔立,小时候常来你们家,你还记得我吗?女人认真看了我一眼,说,你是崔立?还真认不大出了。小伦这次没回来呢?说是要加班。在路上,我给沈煜伦打了个刚刚给到的电话号码。是个很厚重的声音,说,喂,哪位?我说,沈煜伦,是我,崔立……沈煜伦说,是你小子呀……声音徒然变得响亮,像燃起了一把热情的火。

下午,我上了镇上。

小镇是我读初中的地方。镇上的书店倒还在,东西也很齐全。我问了一位女营业员,说,还有许多人买书吗?女营业员说,有啊。女营业员看着我,突然像发现了新大陆般,说,你是崔立?我楞了一下,说,啊啊,你是?女营业员说,我是妮维雅啊,你还记得我吗?我的脑子里跳出一个矮矮瘦瘦的女孩子,和眼前的个儿高高,漂亮的女孩子根本没法比呀。离开时,妮维雅送我到门口,说,欢迎多来走走。我说,谢谢。回家途经的影剧院,被改装得像一个宫殿,我记得那时,小学、初中,一溜千把号人,蜿蜒着像条长龙往那里缓缓地走。看电影伴我度过了初中生涯。后来,据说影剧院被人承包了……小镇上初中和小学已经合并了,朋友的伯伯在学校上班,说是学生越来越少,但现在提倡精细化教学,教育水平上去了,升学率比起我们以前,翻了一倍都不止。

晚上,父亲、母亲,还要我,坐等着老婆带着女儿过来。等待是一种难耐,远远地,门口听到了车子发动机,还有女儿叽叽喳喳的声音,像一缕快乐的音符。我刚想站起,父亲母亲已先我一步,走了出去,大声说:我们的小公主回来了!我的脑子里像放电影般地,切到了小时候的画面,外公外婆,还有爷爷奶奶,他们都叫我,小皇帝……现在,他们都不在了。老婆女儿进来后,关上门的房间,突然热乎了许多,父亲给女儿塞了个厚厚红包,我们推脱着不要。父亲母亲说,你们就拿着吧,现在我们农民都有养老金了,这日子呀,是越过越好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6 2019年,时间的船 2019-02-18 2 2019年02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