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本报讯 由“国家商务部”发起的“两化融合”项目,客户购买小程序后,即可“垄断”行业资源,“坐等”同行业入驻收取加盟费、管理费?还有“腾讯”“支付宝”“蚂蚁金服”的“内部教授”和“工作人员”现场授课?如此华丽的谎言,却在2年时间内有多达300余名被害人上当受骗,累计金额1300余万元。近日,涉案9名被告人均被奉贤区人民法院判处诈骗罪,分别获刑2年4个月至3年9个月不等,并被处罚金10万元至50万元不等。
据奉贤区人民检察院审理查明,2016年2月,卢某(另案处理)成立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招募被告人刘某担任公司总监,其余8名被告人各自担任“战区总监”“战区主管”等职,作为“主攻手”负责团队管理及推广会现场签订合同。另招聘彭某等12人为“邀约手”,主要负责向不特定客户打电话邀约前来参加推广会。
“邀约手”依据公司提供或自行收集的客户信息,冒用上海移动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会务酒店、腾讯公司、蚂蚁金服等机构工作人员身份,谎称其公司召开的推广会由商务部发起,现场购买“两化融合”项目、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享受政府补贴,邀约被害人参加“两化融合”项目及小程序推广会。推广会上,卢某聘请所谓的“移动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营销专家”“支付宝、腾讯公司内部教授”“全国知名专家讲师”,对推销的“两化融合”项目进行虚假宣传,鼓吹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具有“唯一性、垄断性、升值性、稀缺性”,再通过“嘉宾团”故意营造现场抢单及同行业竞争的氛围。
“主攻手”则对被害人虚构其公司组织的“两化融合”项目、小程序由商务部发起,购买即可帮助客户垄断行业资源,坐等同行业入驻收取加盟费、管理费等获利,许诺公司有能力帮助客户对企业网站、APP及小程序进行维护、运营、招商和推广,骗取被害人签订合同并支付钱款。
经查,自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上述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300余名被害人钱款合计13291570元。
奉贤法院认为,刘某等9名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他人钱财,数额特别巨大,构成合同诈骗罪,属共同犯罪。各名被告人到案后均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可以从轻处罚。各被告人均能认罪认罚,依法可从宽处理。对于在案发后及审理期间,积极退赃退赔的被告人,法院均酌情从轻处罚。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