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金到存折,再到银行卡以及电子支付,科技的进步让货币流通方式有了飞跃的发展。人们在支付流程中越来越享受方便的同时,各种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多。本期“专家坐堂”关注的就是当发生银行卡盗刷事件后,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
客户开卡,在银行设立个人结算账户,银行向客户发放银行卡,双方就形成了储蓄合同关系,那就应该各自履行好自身的义务。在银行卡盗刷过程中,最常见的就是伪卡作祟。因此,银行如果无法识别伪卡交易,在客户已经尽到了基本的注意义务,还被他人通过交易漏洞等方式盗取卡内资金,那么银行就会因为未尽到相应的保障义务而承担责任。但大多数情况下,客户因为轻慢于对自己银行卡相关信息的保护而导致损失,或无法举证,或轻信他人,最终的苦果只能自己含泪下咽。
如今的电子信息时代,我们的个人信息随时都可能被他人通过不法手段攫取。各种实名制让身份信息散落在网络海洋的各个角落,密码、验证码等加密防护手段,也会因为对手机的依赖而变得更容易被窃取。因此,在方便资金往来的同时,客户更需要尽最大的努力防止自己的相关信息泄露,一旦发生银行卡被盗刷或者不正常的金额变动时,要立即进行紧急挂失,同时固定相应的证据,以证明被盗刷时并非本人在操作。
当我们做好自己所能做的一切后,剩下的事就只能交给执法、司法部门予以处理了。
金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