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法治综合

上海卫生健康今年做好“八件事”

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保障市民健康

本文字数:1472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2019年,上海将向全市居民发布社区健康服务项目清单,完成80家智慧健康小屋市政府实事项目,全力推广面向居民的健康账户。昨天,市政府召开2019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公布了上海卫生健康今年做好“八件事”。

增强基层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向全市居民发布社区健康服务项目清单,完成80家智慧健康小屋市政府实事项目,全力推广面向居民的健康账户,让健康理念深入社区、健康资源汇集社区,健康服务融入社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把村卫生室建设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果与激励直接挂钩,不断提高签约居民获得感、满意度。

优化分级诊疗制度,努力破解群众看病就医困难

推进“1+1+1”组合签约。新推出一批布局合理、标准统一、功能匹配的区域医疗中心。对口支持相关省区,通过输出人才、管理和技术,用3-5年建成一批区域医疗中心,满足当地群众就近享有高水平医疗服务需求。依托全市58个医疗服务圈,加快建设本市层面的区域医疗中心,提供一般常见病和多发病诊疗服务,就近解决大多数患者的大多数就医需求。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发挥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围绕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医院章程,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做好与外部治理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和考核,健全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完善符合卫生行业特点的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制度。

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确保阳光公开

通过“质量保证、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的药品招标采购改革,挤掉药品流通领域虚高水分,优化供应链管理。公立医疗机构要切实保证用量,降低群众药费负担,确保群众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落实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医保基金安全和使用效率

把按病种支付作为深化医保支付改革的重点推进,深化专题研究,加强方案论证,分类组织实施。实现需方、供方和支付方的共治共享,推进“三医”联动改革。

完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守牢安全底线、优化公共服务

加强疾控体系建设,加强对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监测、分析、预警和健康教育。完善疾控中心与公卫中心联动协同合作机制,加强居民健康管理,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制订新一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抓好慢病综合防治,为公众提供多层次、多维度的疾病防治服务。聚焦孕产妇和新生儿、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认真组织实施好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调整优化精神卫生管理服务体系。

深化医养结合,完善老龄健康服务和长护险试点工作

深化医养结合工作,努力构建机构护理、社区护理、居家护理相结合的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体系。老年护理院要增强长期护理服务能力;养老机构附设医疗机构要抓好医疗护理指导及规范管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要提供康复等护理服务;为居家护理服务提供支持。通过四个层面,为处于不同护理需求层次的老年人,分类提供护理服务。推进长护险试点工作,多部门合作,加强统筹协调。

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健康服务业加快发展

研究制定“健康服务业50条”配套实施细则。深入研究医疗健康服务业准入门槛,形成更开放市场准入环境,严格行业监管。重点支持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等健康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发展,构建医师多点执业制度,支持健康保险交易平台建设,发展高端医疗服务,打造若干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培育高品质医疗服务领域龙头企业。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5 上海卫生健康今年做好“八件事” 2019-03-12 2 2019年03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