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法治庭审

二十岁小伙缓刑考验期再犯罪

借助抓包软件实施“高科技”盗窃

本文字数:1039

  “我知道错了,到监狱里面好好改造,出来后肯定做一个好人。”这是近期徐汇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盗窃案的庭审现场,站在被告席上的曹云飞刚满二十岁,眼神中还透着青涩。

与一般盗窃案不同,该案是利用抓包软件实施的“高科技”盗窃。尚在缓刑期的曹云飞通过修改软件系统数据,以虚假充值的方法盗窃某科技公司1万余元,并帮助他人盗窃3万余元。

因为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法院依法予以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最终,法院判决曹云飞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9000元。

高中时网上盗窃被判缓刑

生于1998年的曹云飞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光从外表看,记者很难将“盗窃”“数额较大”“缓刑”等词,与眼前的这个男孩联系在一起。

2016年底,还在读高中的曹云飞与朋友沈光一起偷偷学习了抓包软件的操作技术。3个月后,沈光发现某信息公司运营的金融平台存在漏洞并将消息告诉了曹云飞,随后曹云飞在沈光的帮助下以虚增充值金额并提现的方式盗窃近万元。法院审理后认定曹云飞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3000元。

缓刑期间再走弯路

然而,缓刑的处罚似乎并没有让曹云飞认识到法律的威严。2018年5月的一天晚上,尚在缓刑考验期的曹云飞躺在床上刷起了QQ空间。

偶然间,他发现上海某科技公司运营的某腾讯小程序存在技术漏洞,可以用他之前的方式“搞到钱”。为了验证自己的“发现”,曹云飞故伎重施,往自己微信号里提现10元并成功。手头正紧的曹云飞感觉找到了赚钱的“门路”,之后他多次利用其控制的数个微信号修改提现数据,先后提现13000余元。

这还远远不够,曹云飞并没有适可而止。接下来他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相关消息,吸引了4名想“发横财”的好友加入,并帮助他们提现38000元,从中收取好处费24400元。

撤销缓刑数罪并罚

去年5月底,曹云飞被抓获到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徐汇法院审理查明,曹云飞通过修改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虚假充值的方法窃取公司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应予处罚。鉴于曹云飞有坦白情节及立功表现,作案后还将漏洞信息向他人传播,帮助他人实施盗窃,非法获利,具有较为严重的主观恶性及社会危害性。曹云飞此前因犯盗窃罪被法院判处缓刑,但其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不知悔改,再犯新罪,依法予以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

根据曹云飞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徐汇法院依法认定曹云飞犯盗窃罪,并最终作出上述判决。(文中人物为化名)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8 借助抓包软件实施“高科技”盗窃 2019-03-12 2 2019年03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