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法治庭审

你打赏的主播真的就是本人吗?

一男子冒充主播专骗“打赏费”获刑

本文字数:1383

  □法治报记者  王川

法治报通讯员  陆烨波

随着网络直播的火爆,不少人为博取自己喜爱的网红主播一笑而挥金如土。然而,你打赏的主播就真是本人吗?近日,金山区人民法院就审结了一起假冒网络主播诈骗案,被告人吴某假冒某平台主播及管理员,以充值返现、验证超时、缴纳保证金等为由多次实施诈骗。

打赏主播礼物 意外收获“私聊”

张艺(化名)是某直播平台的常驻用户,闲暇之际便会狂刷各主播们的节目。2018年6月29日晚,他给“云姐”主播打赏完事后,竟意外收获了“云姐”主播的私聊。“云姐”在私聊时对张艺一直以来的支持表示了感谢,这让张艺“受宠若惊”。

随后,“云姐”还称,为感谢张先生支持,特此告知平台定时享有“充值返现”活动,充值500返400,且名额有限。

难得主播青睐,又是十足的优惠活动,张艺立即同意充值500元。之后,张艺根据主播通过平台发送的付款二维码,扫描后充值500元。不过奇怪的是,平台账号既没有显示充值的500币值,也没有承诺的返现到账。

管理员“套路深”从账户充值到微信红包

张艺询问主播后,对方表示让“管理员小A”帮助其进行返现。随后,“管理员小A”主动添加张艺为微信好友,并发送支付二维码。张艺再次支付500元后,钱款依旧没有到账。

“可以截图发一下微信账户余额么?确认是您的余额不足还是系统故障?”管理员小A说道。“好的,我余额有3000余元,应该是系统故障。”张艺截图并发送后说。

管理员小A又重新发了个付款二维码,让张艺再次操作。张艺根据管理员的指示扫码确认后,竟发现自己微信钱包里的钱都被掏空了,账户余额显示0元,然而直播平台账户依然未显示充值进账。

正当张艺焦急万分之际,“管理员小A”告知他,此前操作因验证超时,需要再次充值3000元进行验证。此时张艺已被绕得晕头转向,稀里糊涂地按照管理员的指示,以账户充值、微信红包的形式再次支付相应的款项。

一番操作之后,管理员小A终于表示,充值已完成,并发来一张银行转账页面截图,声称会把此前的钱款全部返现,不过需要张艺删除“管理员小A”微信号方能执行返利操作。

此刻,张艺已怀疑自己掉入了陷阱,但心存侥幸之下,他保存了与“管理员小A”的聊天记录后将其删除。果然,无论是找他私聊的“云姐”主播,还是“管理员小A”都失去了踪影。张艺只得报警求助。

“主播”落网 竟是李代桃僵

2018年7月26日,犯罪嫌疑人吴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到案后如实交代了上述事实。

原来1997年出生的吴某毕业后待业在家,在某次群聊中掌握了上述“生财之道”,通过把自己在直播平台的账号昵称改为主播昵称,冒充主播账号与主播间的粉丝联系,先后四次以感谢对方打赏礼物、拉票等方式取得对方信任后,编造“充值返利”活动,骗得被害人向其提供的直播平台账号内充值或发送微信红包等来实施诈骗,后将充值账号以低价出售,吴某共计诈骗31562.2元。

案发后,吴某家属代为赔偿了各被害人的损失,并取得了谅解。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吴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诈骗他人钱财,共计31562.2元,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吴某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吴某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有悔罪表现,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

最终,吴某因犯诈骗罪,一审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处罚金6000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B08 你打赏的主播真的就是本人吗? 2019-04-12 2 2019年04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