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律师周刊

“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律师诉OPPO虚假宣传

本文字数:1958

资料图片

  据《现代快报》报道,今年3月,南京一位律师对OPPO手机“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宣传语提出了质疑,他买了一部OPPO R 17(以下简称R 17)并进行了数次实验,发现搭载VOOC技术的R 17,“闪充”实际效果做不到“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

于是,这位律师将OPPO公司告上法庭。5月28日,该案在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律师自测充电效果

2019年初,有消费者向江苏同大律师事务所李小亮律师反映,新买回家的OPPO手机,达不到广告中所宣称的“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李小亮告诉记者:“周围的同事、客户都知道这则广告语,因此我很想一探究竟,就自己买了一部新的  OPPO手机,打算做实验看看是不是真的。”

3月5日,李小亮前往OPPO专卖店,花了2499元购买了一部R 17型手机。据李小亮回忆:“买之前,一名OPPO销售人员告诉我,R 17型手机具备  VOOC闪充功能,该功能申请了多项国家专利,可以达到‘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要求。”

之后,李小亮委托朋友,对新买的手机做了数次实验并全程录像,发现这部R 17闪充效果都达不到“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标准。

从李小亮展示的两份实验录像看来,每次实验都分为计时充电和模拟通话两个阶段。

第一次实验是在R 17仅有1%电量时,实验人员开始使用原装充电器充电,5分钟一共充入了9%的电量。随后,用另一部手机与R 17通话,期间播放相声音频模拟对话。视频显示,R 17在通话过程中保持黑屏状态,从旁边的温度计可以看出,室温一直维持在26摄氏度左右。在通话时间为1小时45分48秒时,R17电量耗尽,并自动关机。

第二次实验的模式、条件基本与上一次相同。区别在于第二次实验是在R 17具有30%的电量基础下开始充电的,5分钟后电量显示为38%。换言之,5分钟时间,共计充入电量8%。在通话1小时38分后,先前充入的8%电量耗完,该手机电量回到了起初的30%,实验结束。

闪充功能有限制条件

通过实验发现问题后,李小亮打电话联系了当时向他推销这款手机的OPPO销售人员。该销售人员表示,任何智能机都无法100%达到要求,通话过程中也要看是否还有其他的后台程序在运行……

“这个回答让我很纳闷,印象中OPPO关于闪充功能的广告,都只有‘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这样简单的表述,几乎都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闪充功能还有各种苛刻限制条件。”

李小亮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李小亮说,“为了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作为律师要做公益诉讼。”

5月28日,记者在OPPO手机官方网站还是能查到R 17的宣传广告:“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有VOOC闪充,R 17配备的3500mAh大电池可快速满电……”

在R 17广告页面最下段有一段字体较小的备注:“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数据来源于中国赛宝实验室检验报告;检验环境:温度20℃—30℃,相对湿度45%—75%,气压86kPa—106kPa;测试条件:在手机电量为1%的情况下,关闭除通话以外的其他手机服务和功能(包括关闭VoLTE语音通话功能),使用标配电源适配器充电5分钟。充电后,可用手机在信号满格,黑屏,通话音量为50%状态下,使用音筒(非外放状态)接听电话2小时。实际通话时间可能因手机使用具体条件而发生变化。”

被告对实验不予认可

3月14日,李小亮诉状将OPPO公司诉至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要求对方立即停止“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广告宣传语,并作出道歉。同时,他要求对方按照“退一赔三”的规定,退还手机款,另赔偿他7497元。

5月28日,该案在浦口法院开庭审理,一名  OPPO公司职工作为委托代理人坐在被告席上。

庭审中,OPPO代理人认为李小亮提供的实验内容太过随便,需要在相应的实验室进行。

另外,对于OPPO手机工作人员向李小亮的推销和解释,OPPO代理人回答称:“涉事工作人员身份不明,且一般的销售人员不代表公司,有些销售人员有可能会夸大其词,可能没有完全尽到告知义务,一切以官方宣传为准。”

OPPO代理人认为,他们的公司没有虚假宣传。他辩称,广告要通俗易懂、简练、简洁,如果要将本广告语写为“无论处于何种情况、通过何种方式,只要充电满5分钟,就能保证通话2小时”,这样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也不符合广告原有的意义。OPPO公司没有欺骗消费者的故意,公司已经将相应的信息以备注的形式告知消费者,李小亮说没有看到,但并不表示它不存在。

庭审进行了近2小时,法官宣布休庭,择日宣判。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周刊 B01 “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律师诉OPPO虚假宣传 2019-06-03 2 2019年06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