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一家之“盐”

严惩人贩子还应升级防拐体系

本文字数:1049

  □史洪举

5月31日,山西法院对12人跨省拐卖儿童、收买被拐卖儿童一案进行宣判,被告人王喜娥、刘利萍因拐卖儿童罪被判处死刑。2015年开始,山西籍被告人王喜娥、刘利萍母女二人及一些家庭成员为谋取非法利益,通过各种途径收买数量众多的婴儿,并通过他人将婴儿送往山东进行贩卖。(6月2日中国之声)

人贩子拐卖小孩,导致他人家破人亡悲剧的行为早已丧失了人性底线。对于这种泯灭人性的犯罪行为,确实有必要给予严厉的惩戒。但从长远来看,非常有必要融入技术手段,提升打拐防拐体系的科学性。

在严惩人贩子之余,理当构建一套便捷、科学、有效的防范机制,尽最大限度挤压人贩子活动空间,最大限度提高发现被拐儿童的概率。如在美国就存在名叫“安珀警戒”的系统。当确认发生儿童失踪案时,使用美国紧急警报系统(EAS),通过商业广播电台、卫星电台、电视台,以及有线电视向全国发布失踪儿童及疑犯的信息。据统计,自1996年投入使用以来,“安珀警戒”已经至少解救了670名失踪儿童,美国的失踪儿童寻回率从1990年的62%,增长到如今的95%以上。

为此,我国也建成了中国版“安珀警戒”,即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此外,一些商业APP或互联网平台也上线了失踪儿童寻找信息,相关民间公益组织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构建平台。但遗憾的是,一些平台由于更新滞后、信息搜集功能有限,没有能够发挥好及时发布、扩散信息等功能。

其实,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国内的打拐、防拐、寻找失踪儿童系统理当更先进完备。不妨以公安部门的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为基础,有效整合相关资源。当发生儿童失踪案件时,第一时间通过该平台发布信息,并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手机短信、电子屏、公交、地铁电视、超市、商场、游乐园、医院等渠道发布信息。同时向用户下载量、使用量大的APP和导航软件推送该信息,甚至可向所有APP推送该信息,确保第一时间内将失踪儿童信息全面无遗漏地扩散。

此外,有必要构建无孔可钻的户籍制度和出生证管理体系。禁止胡乱开具出生证明,不得为没有住院手续和医护证明的婴儿开具出生证明。严格规范新生儿户籍申报流程,当出生证明有瑕疵时,理当以亲子鉴定为申报户口依据,并录入该新生儿DNA等信息,以免被拐儿童“被上户口”。同时,及时采集失踪儿童父母DNA信息,以便有效与数据库内的信息进行比对研判。这样才能让更多人参与到防拐打拐中来,增加发现失踪儿童的希望,切实避免儿童失踪、被拐的悲伤故事。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严惩人贩子还应升级防拐体系 2019-06-04 2 2019年06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