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给网约车“归还失物”立规矩

本文字数:1109

  □李英锋

乘坐网约车时,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状况:不小心把东西落在车上,这时怎么办呢?对此,6月11日,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出台了国内首个《网约车物品遗失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对客服协助的流程,乘客、司机的权利与义务方面作出了规定。其中有一条引起关注:在要求司机归还遗失物品时,乘客可能要协商支付合理费用。(6月14日央视网)

相关各方在处理网约车遗失物问题时往往跟着感觉走,有的网约车司机选择无条件归还乘客的失物,有的司机则随意索要酬谢,且标准不一,有的司机尽管不主动索要酬谢,但对乘客给的酬谢来者不拒,有的司机会把失物送到派出所,而企图藏匿、占有乘客失物的司机也不乏其人。

网约车如此“归还失物”,很容易侵犯乘客的权益,引发争议和纠纷,同时,如果一味强调让司机无条件归还失物,不少司机也会担心增加成本、影响收入。有关遗失物的关系已经成为网约车运营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关系,确实需要建立完善相关规则予以调整,滴滴出行平台拟推出的《网约车物品遗失管理办法(试行)》尽管只是一项企业管理制度,但也具有社会管理意义,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乘客与网约车司机之间属于消费关系,乘客的物品遗失在消费环节,因而,不能光用《物权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来调整网约车“归还失物”,还须考量消费关系。《消法》第七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第十八条则对应规定了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保障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义务。网约车司机作为经营者,有义务提示乘客在下车时检查并带走自己的物品,而一旦乘客遗落物品,司机有一定的保管、归还责任。如果司机距离乘客较近,或者能够顺路归还,就应该无条件归还,司机还可以主动或应乘客的要求将失物送交公安派出所或网约车平台统一处置场所,由乘客自行领取。当然,乘客对遗失物品也负有一定责任,如果司机与乘客距离较远,司机归还失物不太方便,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需要支付邮寄、燃油、过路过桥等费用,司机就可以考虑通过协商途径要求乘客支付必要的费用,这种要求既符合情理,也符合法律规定。

要规范网约车“归还失物”行为,除了企业应积极建立相关规则,立法部门、政府监管部门也应顺应市场发展和民事法律关系发展的要求,通过完善法律、出台细则、制定法律解释等方式,给网约车“归还失物”立个法律规矩,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边界,明确“归还失物”的合理路径,明确相关标准和流程,让各方在处置网约车遗失物问题时有章可循,为理顺相关法律关系、保护各方权益提供法律指引和支撑。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给网约车“归还失物”立规矩 2019-06-18 2 2019年06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