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周末博客

“拖延症晚期患者”

本文字数:1086

  王川

不知从何时起,每天晚上闭眼前,都要习惯性打开手机闹钟,勾选三到五个“选项”,每个选项之间的间隔不超过5分钟。然而几个小时后的早上,依然要与闹钟“斗智斗勇”,鏖战数十个回合。这么多年来,就从来没有真正“赢”过。因为“战胜”闹钟的结局就是迟到,可谓一败涂地;而当我最终“输”给闹钟时,双方也已经割据了至少一个多小时,拖延症状更严重了一分。我们都知道,量变最终会引起质变,感觉自己早晚要被“拖延症”干掉。

虽然在山东读书辛苦,尤其是高中阶段,但有时候还会止不住怀念。那时候山东的高中普遍采用军事化管理,不管春夏秋冬,每天早上5点20分起床号一吹响,哪怕是正做着美梦,也要在5分钟内滚下床,跑到学校操场集合。

那不能躲在被窝里“逃跑”吗?不能,也不可能。因为每天早上各班级都要清点人数,而宿舍那边也会有教务处的老师专门巡查,连厕所坑位都不放过。被抓到的倒霉蛋不仅会被拎出被窝,而且还要在早自习期间罚站,屡教不改者还会被全校通报批评。

很庆幸,自己从来没有迟到过,即便前一晚闷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鬼故事”到凌晨。每当起床号一响,依然条件反射般睁眼、起床,毫不拖泥带水。如果你也认识山东学子,相信我们当年的故事都差不多。

言归正传。“拖延症”,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许多人把它称为“懒”,其实二者还真不一样。如果让我选择其一,笔者宁愿选择懒也不要“拖延症”,因为笔者始终觉得,懒才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而“拖延症”则像是恶性肿瘤,越早割掉越好。

为何说懒才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呢?我们不妨想一下,早在数万年前,我们的祖先还过着到处打猎的日子,不仅危险辛苦,而且也未必能够打到足够多的食物,受天灾影响,饿死成为常事。人类祖先那时候就想,如果食物就在身边,随时予取予求就好了,这真是懒得不可救药。

然而,人类始祖的梦想实现了,小麦等农耕作物被发现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狩猎文明向农耕文明过渡。再后来,人类懒得走路,于是发明了牛车、马车。牛马车短途运输还可以,确实省力了,但如果长途运输那就累多了。人类又想偷懒,于是发明出了蒸汽机车,一下子解决了长途运力不足的问题。人类社会由农耕文明走向第一次科技革命,正式进入了机械化时代。人的懒是埋在骨子里的细胞,没有止境,所以人类社会继续在懒与偷懒的战斗中不断进步着……

“拖延症”则大大不同,表面上看是懒的变种。实质上,它本身并不产生进步,只会将处置问题的最佳时机白白浪费。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拖延症状,只不过有轻有重,及早戒断“拖延症”,防止病变,或许每个人都会收获更美好的人生。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周末博客 B03 “拖延症晚期患者” 2019-07-26 2 2019年07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