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法治报通讯员 陶韬
十多年来,从来不碰毒品的老袁一旦使用身份证,就会遇到警察前来调查并尿检。“我从来没碰过毒品,但却背着吸毒案底十年。”说起这事,老袁真是一肚子苦水。原来,老袁的表弟2008年吸毒被抓时冒用了老袁的身份信息,导致老袁入了公安系统吸毒“黑名单”。10多年来,这一记录对老袁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日前,为了不再“背锅”,老袁无奈向上海铁路运输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判令公安分局删除或更正相关吸毒信息。
被吸毒表弟冒名入警方“黑名单”
2008年4月,老袁的表弟李某因吸毒被上海市某派出所抓获,在询问中,李某冒用了老袁的身份信息。随后,派出所根据李某自述的个人基本情况(即老袁)对其进行处理,辖区所属公安分局以“老袁”为被处罚人、被强制戒毒人分别作出行政拘留5日、强制戒毒6个月的决定,该两份决定作出后已执行完毕,实际被执行人为表弟李某。李某执行完毕后,公安机关将李某冒用的老袁基本信息录入全国禁毒系统。
2009年,老袁发现只要自己一住酒店,就会有民警查房要求配合尿检。一问才知,自己因被表弟冒名而上了吸毒“黑名单”。为此,老袁来到当时对李某作出处罚决定的本市某公安分局反映此事。该公安分局于2010年1月7日启动内部纠错程序,就李某冒用老袁身份信息的情况进行了更改。
然而,老袁后来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查询,发现还有一条“袁某于2008年4月因吸毒被上海市公安局某派出所抓获”的残余吸毒记录存在于公安系统中。
“背锅”十余年提起行政诉讼
十多年来,这些记录对老袁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只要使用身份证,就常会有警察来调查并尿检,带来不少麻烦,老袁的自尊心也受到伤害。为了不再“背锅”,今年5月,老袁无奈将上述公安分局起诉至上铁法院,请求判令被告删除或者更正其所录入的老袁吸毒信息。
承办法官找到了十年前承办吸毒案件的公安机关进行沟通,公安机关认识到上次清理工作不够彻底给当事人带来困扰,表示立刻启动彻底清理残余记录程序。
一个月后,派出所表示已经全部删除相关信息,在老袁户籍所在地也可以开出无犯罪记录证明,老袁撤回了起诉。十余年“吸毒”冤终于昭雪,行政争议也得到了实质性化解。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