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学院

培养“应国需、促法兴”的法治人才

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第十届高峰会议综述

本文字数:2298

  7月20日,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的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第十届高峰会议在郑州召开。

本次高峰会议围绕新时代政法高校法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与政法高校法学教育改革、自贸区法治建设与法治人才培养三个主题开展深入研讨。共设有发展战略、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本科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及宣传思想工作、纪检监察、自贸区法治建设七个分会场。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吴钰鸿、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西北政法大学校长杨宗科、甘肃政法大学副校长郑高键、上海政法学院校长刘晓红、山东政法学院校长吕涛、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高新才分别作主题发言。

马怀德:适应新时代的法学教育

主题论坛上,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以“聚焦新时代法学教育,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为题做了首场主题发言。

他表示,当前,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适应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的复杂性艰巨性要求,都亟需大批优秀法治人才。因此,如何从法学教育大国走向法学教育强国,如何适应新时代要求,值得深思。

他指出,要从加快学科专业体系建设、构建一流课程体系、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及更新法学教材体系这四个方面搭建起一流法学教育的“四梁八柱”,积极发挥“立格联盟”作为中国最好的法学教育联盟的作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应国需、促法兴”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引领法学教育发展方向。

叶青:坚持复合型、实践型、国际化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围绕“着力推进新时代政法院校法律人才培养”作主题发言。他指出,创新“新时代”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复合型、实践型、国际化三大方向。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必须坚持人才培养过程的鲜明底色,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坚持系统性法治思维的深度培养,促进学生将法学知识、法治精神、法律运用能力集成为法治思维;坚持实施“法律+”复合型的特色战略,深化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的机构体系建设,培养深厚的人文底蕴,宽厚的商法管知识,活跃的创新思维。培养实践型法律人才,必须强化院校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的机制融合,探索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强化政产学研品牌项目的建设开拓。培养国际化法律人才,必须秉持培养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卓越法治人才的初心,秉持培养一流国际化实务人才的方向,秉持国际化引领的师资建设方向,秉持做强国际法律交流与合作理念。

杨宗科:建设发展新法科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杨宗科作了题为《适应新时代  建设新法学  发展新法科》的主题发言。他指出,建设新法学、发展新法科是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需要,是法治中国建设的迫切要求,是一场正在兴起的法学教育领域“革命”,已逐渐成为学界的基本共识。

建设新法学、发展新法科的基本内涵包括7个方面:新法学、新法科应当是适应法治中国建设需要的新的法学学科体系、是面向新的历史使命的新的法学知识体系、是体现新的指导思想的法学学术体系、是回应“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新布局的新的法学话语体系、是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法治人才的新的教育体系、是建设法治中国需要的新的课程体系、是以构建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共同体为新机制的合作体系。

西北政法大学在建设新法学、发展新法科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发展新法科方面,学校除了发展已有的反恐法学学科外,还新建设了国家安全法学、纪检监察法学、人工智能法学等新的学科发展平台。

刘晓红:人才培养应服务国家战略

上海政法学院校长刘晓红作了题为《突出“三性三化”,服务“一带一路”——上海政法学院法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初步探索》的发言。她表示,上海政法学院始终坚持突出法学教育的应用性、前沿性和系统性。

突出应用性,通过目标重构、学院重组、机制重建,瞄准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的结合点,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推进与行业深度融合,构建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着力培养德法兼修的应用型法治人才。

突出前沿性,通过构建“法学+”的特色学科方向群、“法学+”的特色专业方向群,拓展“1+N”的特色海外办学项目,进一步强化差异化发展和错位竞争,立足我国法治理论和法治实践,紧盯学科发展前沿,适应“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走出去战略需要,构建具有特色的法学学科、专业、教学体系。

突出系统性,是要推进服务国家战略品牌化,以中国-上合基地为平台,打造高端培训品牌,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司法执法人才;打造智库论坛品牌,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智力支撑;打造法律服务品牌,推动“一带一路”法律机制创新。  (徐慧  整理)

背景介绍>>>

“立格联盟”是全国政法类大学联盟,由英文legal音译而来。选用“立格”二字,寓意”建立规矩、建立规格、建设制度、树立标准”之意。“立格联盟”成立于2010年,联盟创建目的在于发挥各政法大学的法学教育优质资源,交流探讨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各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办学实力和水平,进一步规范法学教育、提升中国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经过十年发展联盟由最初的五所政法高校,发展成为如今的九所政法高校: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甘肃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山东政法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合作领域已逐渐扩大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国际合作交流、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立格联盟”作为全国政法院校的交流研讨平台,自成立以来为共享优质法学教育资源、促进法学教育跨越发展、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学院 B07 培养“应国需、促法兴”的法治人才 2019-07-31 2 2019年07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