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百家讲“痰”

本文字数:1094

  “痰”:

北京的伍先生报了一个旅行团去黑龙江旅行,7月25日出发当天被告知行程取消公司倒闭。他去办理退款,可负责人却消失了。此次至少210多人报名旅游,被北京凯晨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骗了63万元。(8月10日法治时间)

百家讲:

一些旅行社以售卖“旅游套餐”为名,获取团款后不予兑现,或根本没有能力兑现,最终“失联”“跑路”,符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情节,涉嫌诈骗。但是由于监管难度大,一些旅行社应对监管的套路也在升级,效果并没有预见的好。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加强创新,通过组合拳来治理“套餐游”。

监管部门不妨有一个硬性规定,即凡是涉及任何预付款旅游的,旅行社必须先向监管部门报备,之后向监管部门上传旅游合同,由监管部门进行风险评估。

各市场监管部门要信息共享,要把旅行社老板的真实姓名、资产状况等掌握起来,特别是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要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防止老板跑路后不了了之,或增加游客维权成本。

不管是旅游行业的“套餐游”,还是餐饮、健身、娱乐、医疗、装饰装修、教育培训、月子中心这些优惠卡的重灾区,骗子所以能行骗成功,不排除一个原因,就是他们通过购买个人隐私,通过数据画像,筛选出了那些可能会上当的人。只要再对这些人进行精准营销,十有八九会行骗成功。——丁慎毅“痰”:

8月8日,针对“急诊科和神经外科互相推诿给孩子处理伤口”一事,吉林省榆树市人民医院院办工作人员回应称,已对此事作出处理,对几名涉事医生分别处以辞退、罚款及通报批评等处罚。(8月8日澎湃新闻)百家讲:

急诊科在任何时候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诊,更不能对一些诊疗项目选择性处理,像包扎这种,想做便做,不想做就往外推,显然是不合理也是不人道的。而急诊科没有“纱布消毒水”,这种现象无论真假根本就不应该出现。

可榆树市人民医院的急诊等科室,对孩子的病痛视而不见,对孩子母亲的急切心情一点也不体谅,一个简单的伤口包扎,被他们当作“皮球”一般来回踢了好几次,眼见着孩子母亲上上下下跑了好几回,却还能躺在那里睡大觉,如此冷漠无情,医者何为、仁心何存?

急诊科医生睡大觉,没有包扎材料,两个科室的医生推诿扯皮肆无忌惮,还有医院通报指出的夜班急诊医生擅自脱岗现象,都足以说明这家医院的管理混乱。要知道,这可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莆田系”医院,而是一家正儿八经的市级人民医院,出现这样的乱象,真是不可思议。如此说来,这次单单处理几名当事医生还不够,对医院管理层必须进行追责,其他医院也应以此为戒,守住医德与职责的底线。  

——徐建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百家讲“痰” 2019-08-13 2 2019年08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