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矛盾,尤其是父母子女之间的矛盾,除了极少数缘于人性之恶外,绝大多数绕来绕去,其核心无非还是为了钱。本期“基层调解”的两个调解案例,涉及的都是老年人在财产分配时未能满足所有儿女的欲求,最终引发家庭纠纷,闹得不可开交。
我国千年的礼仪文化都注重孝道,可一旦涉及利益,所谓的孝就开始打起了各种折扣。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一套房产的价值甚至能够改变个人生活轨迹,各种纠纷就随之而来。有的变卖房产后将老母亲送去养老院,有的因为分不到财产而与父母反目成仇,老人对财产的分配不再是一种自由选择权,而是一种平衡模式,尤其是在多子女家庭,讲究的是一碗水端平。多分了,认为是理所当然;分少了,那就是父母对自己并不看重。钱和亲情放在天秤两端,一切都有了可算计的价值。
尽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对个人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不得以窃取、骗取、强行索取等方式侵害老年人的财产权益。但法律只是条文,实际生活中情感是有温度的,但这种温度一旦调节器变成利益之后,温度随时都可能会失控。于是,当麻烦开始出现,当子女开始为自己的所得进行各种算计时,体力、精力都已经处于弱势的老年人必然成为最受伤的群体。试想,辛苦养大的孩子,却时刻盘算着在自己死后那点身外之物时,人间悲凉瞬间涌上心头。
还好,这样的情况毕竟还是属于少数。否则,今天算计的是自家的老人,明日难免也会被子女算计。毕竟,老天饶过了谁? 金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