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周末博客

“爆款”新闻里的人生悲凉

本文字数:845

  季张颖

《小蝌蚪找爸爸》,这篇报道不出意外地“火”了。失足少女、无名爸爸……有些俗套的剧情,无疑赚足了读者的眼球。

同事告诉我,当天腾讯新闻一经推送,阅读量就上了两百万,评论数也很快就破万。然对我而言,倒真没有多少庆幸,更多的是开始担心当事人的状况,因为网络舆论这把刀,终究是太过犀利了。

这是一个有些猎奇的故事,却带着某种深刻的悲凉。

一个非婚生子女,原生家庭的不幸延续到了她身上,她和母亲一样,刚成年就意外怀孕,更可悲的是,孩子的父亲成了谜……可是失足的青春,到底是谁的错?

在女孩仅1岁半的时候,母亲就离开了她,没有人在她的成长中告诉她,性别教育是什么?女孩应当如何自尊自爱?

而她的爸爸又是一个游手好闲、自顾不暇的人。令人唏嘘的是,近10个月的时间,他竟不知女儿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直至临产时分才后知后觉。事情发生了,他寄希望于相关部门能帮他解决住房问题,而不是陪女儿跨过这道坎。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畸形的家庭。成长环境、三观培养的缺失,直接影响着这个女孩。她分明不是无药可救、自甘堕落的人,因为从她看向我的眼神里,我能读到那种悲凉……

其实,当天的庭审现场,仅仅是围绕抚养费纠纷中具体金额等争议焦点展开,更多的故事来自于我和当事人庭后的对话。

在接受采访时,女孩和我说了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她怯生生地说,自己从小学习成绩不好,本身也没什么朋友,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人可以诉说。那是一个深邃的画面,当时她有些哽咽,眼睛里泛着泪光。那一刻,我是她的倾诉对象,而她于我,也不是一个带着标签的故事里的主人公。

现在想起来,我很感谢学新闻时老师的实务理念,说采访应当保持平等的姿态,当你面前的采访对象是社会名流、专家学者,你要有自信与他对话,而当站在你面前的人处于社会底层,或是被歧视的群体,你就是他们,所以尊重他、读懂他。

我并不一定真正读懂了这个女孩的人生,但谁的故事又不是在启迪着他人呢?也许,这就是我们从每一次新闻事件中真实的收获吧。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周末博客 B04 “爆款”新闻里的人生悲凉 2019-08-23 2 2019年08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