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随笔

灯下漫笔

睡眠:“健康中国行动”的一个元素

本文字数:1283

  沈栖

继2016年10月25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健康中国”的目标和任务之后,国务院日前又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三方面(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防控重大疾病)共15个专项行动,国家层面新成立的“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制定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细化了具体的实施内容。上述这些文件不再只是强调与医疗相关的人与部门的责任,而是将个人作为健康第一责任人,“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乃是每个公民自觉的意识和行为。

个人的睡眠便是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题中之义,也是“健康中国行动”的一个元素。《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倡,成年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从2022年起到2030年要达到7—8小时。

睡眠是人的本能,我国民间素有“日思三餐,夜求一宿”之说。《老老恒言》引半山翁诗云:“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古贤将“睡方”置于“仙方”之上,足见睡眠之奇功。常言道:“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学习”,睡眠是一个人休息最主要、最必须的一种生活方式,它能解除人一天的劳累,恢复人的一切力量,肉体的、精神的。倘若经常缺觉,甚或长期熬夜,(具体原因人所皆知,不说也罢)处于昏昏然的生活状态,那肯定于事业无补、于健康无益。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长期睡眠不足会加大患心脑血管疾病、抑郁症、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正是因为睡眠对人体健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于本世纪起每年3月21日为“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将今年睡眠日的主题定为“健康睡眠,益智护脑”。

其实,长期睡眠不足不止是一部分成年人的陋习,也是目前我国青少年常见的一种不良现象。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前不久发布的《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显示:我国有62.9%的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其中的占比,13岁-17岁的达81.2%,6岁-12岁的达32.2%。该研究会推荐睡眠时间,前者为8-9小时,后者为9-10小时。那么,普遍造成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的因素是什么呢?该研究会列出的两大主要因素是:繁重的课业负担,占比67.3%;沉迷于电视、手机与电脑等电子产品,占比27.1%(在睡眠较差的孩子中,有41.9%的人睡前会接触电子产品)。在教育部门切实做到“减负”的同时,家长也应当确立一个正确的思维,即:在确保孩子充足睡眠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其学习与休闲时间;通过牺牲孩子睡眠来加大学习时间投入,将会适得其反,既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又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长远看得不偿失呵!网络普及的时代,远离电子产品也会落伍,理智的做法是要教育引导孩子,适度玩电子产品(当然,家长要率先示范),以保障睡眠充足,学习与休息两不误。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乃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康德说:“有三种东西可缓解生命的辛劳——希望、睡眠和微笑。”看来,人们切不可小觑充足睡眠这一文明生活方式对人的健康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6 睡眠:“健康中国行动”的一个元素 2019-08-26 2 2019年08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