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发
甘肃东乡县出台新规,忤逆不孝行为或被列入信用“黑名单”。忤逆不孝情节较为严重涉嫌构成犯罪的,将被纳入个人信用惩戒范围,作为反面典型公开曝光并向社会公开,不得享受信贷、教育、就业、产业奖补等政策。(8月30日澎湃新闻)
子女不孝,老人难以安度晚年,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甘肃东乡县出台新规,不孝子女或被列入信用“黑名单”,纳入个人信用惩戒范围,确实会形成较大的震慑力,敦促子女们好好孝敬老人。但不孝行为列入信用“黑名单”切莫滥用,否则,或引发一定的“副作用”,反而不利于家庭的和睦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维系家庭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道德规范。由于一些不孝行为具有隐蔽性,加上老人觉得“家丑不可外扬”而忍气吞声,少数不孝子女便肆无忌惮地侵占老人财产,对老人进行侮辱、打骂等忤逆不孝行为。因此,还需要社会力量的监督和检举,才能揪出隐藏的不孝行为。而如果对不孝子女没有任何约束和制裁,老人的合法权益将无法保障。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刑法则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可见,法律对不孝行为有着严格的约束和惩戒措施。
假如通过调解能够解决的问题,却因子女被列入信用“黑名单”而使家庭矛盾激化,导致家庭成员之间反目成仇,进一步割裂家庭的和睦关系,受“伤害”的子女或许很难再有孝心了。因而,对不孝行为的鉴别,最好交给法律来作公正评判,不孝列入信用“黑名单”应当慎用,尽量少用。
现实生活中,子女的不孝行为很多由家庭矛盾或纠纷造成。对于子女的不孝行为,政府有关部门要调查核实,找出问题结症所在,并有的放矢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子女知晓不孝行为所要承担的严重法律后果。之后,做好家庭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尽可能将家庭矛盾和纠纷化解在走法律途径之前。而对那些屡教不改的不孝子女,就应该列入信用“黑名单”,同时还要帮助老人提起法律诉讼,追究不孝子女的法律责任,从而维护好老人的合法权益。总之,通过道德和法律的双重约束,让子女们都能孝顺老人,家庭才能和睦美满。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