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金玉良言

政府大院向游客开放是“越界”行为

本文字数:982

  □张翼

游客到了扬州,先将车停在市委市政府大院,然后再去景区游玩,扬州市委市政府大院已成为旅客的“打卡地”。其大门口的告示牌显示:政府大院在清明节、劳动节和国庆节三个法定节假日开放内部停车场,机关餐厅提供淮扬特色简餐。(10月5日《群众杂志》)

市政府大院在假日期间,提供免费停车服务,政府食堂提供特色菜供应,这是一种公共服务行为还是盈利性的市场行为?恐怕不太好界定了。因为作为落实基于促进旅游发展的某项文件的具体行动,其行为本身很难让人不往深处想。

文化事业或者文旅产业的发展,需要行政机关发挥带头作用,实现公共资源特别是城市优质文化资源的共享,机关大院作为停车场的开放使用、政府食堂的全天候对外经营等,这都是有例可循,也有章可依的行为,受到市民群众和广大游客共同的广泛赞誉,也在情理之中。而扬州市委市政府大院成为游客“打卡地”,却是一种选择性地量身定制,服务对象严格限定在外地游客,而且也不过是在清明、劳动节小长假和国庆黄金周期间,这种目的设定过于明显、赤膊上阵过于急切的做法,显然是混淆了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身份,直接“上场”成了文化旅游产业从业者、经营者了。

在这方面用力,当然不能绝对肯定会降低旅游市场的裁判水准或者城市治理的民生取向,比如文化旅游市场本身的供给质量、旅游消费者的权益保障,以及本地市民群众关于停车难、交通堵以及吃上政府大院里价格实惠的淮扬菜的民生需求,但是,却不能不说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一些类似的联想。一番美意,自然可能受到得到实惠的外地游客的欢迎,但是,各景区景点的秩序井然、车位足够、童叟无欺,以及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人文环境、民生感受等更实在更具体的体验,才构成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宜游指数。其标榜意义显然更大于实际价值。从经济和效率角度,有多少游客会因为这免费停车和低价吃美食的诱惑,而选择走更多路、花费更多时间,把车子停到政府大院去呢?

游客是贵客,更是“过客”,而每一个投资者、创业者、普通市民,才是一座城市同样值得珍视的归人、家人。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福利待遇的设定,一定要避免畸轻畸重、一碗水不端平,像某些地方招商引资一样,“招来女婿气走儿子”。至于通过某种另类营销或者“病毒式”传播的方式,攒起来的短期人气效应、网红错觉,也很快就被更多的网络热点所掩盖,消散如云烟。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政府大院向游客开放是“越界”行为 2019-10-08 2 2019年10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