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治随笔

灯下漫笔

如此“高配”公厕有点离谱

本文字数:1128

  沈栖

湖南省株洲市黄河路上新建的一间“高配”公厕命名为“建宁驿站”,它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同时也引发了热议。

且看这间公厕设施是如何“高配”的:中央空调随时调控温度,感应式出手纸机免费提供厕纸,每个厕位都装有智能循环空气清新口,配有洗手液、烘手机的洗手池可自动调节水温;更令人惬意的是,如厕后可以在旁边藤椅上小憩,或喝上一杯免费热茶,或在图书架上找本书消遣,或在卡座沙发上用免费Wi Fi刷刷手机,甚或可以弹上一会儿钢琴。

如此“高配”的公厕,在我国实属独无仅有。据说,这一具备多功能的标准化综合体是践履“公厕+”理念的示范,是“公厕革命”的成果。然而,在我看来,总觉得它有点离谱。

公厕毕竟不是消费场所、娱乐场所,有急需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几乎所有光顾者都不会驻足、观赏。当今社会有的是消费场所或娱乐场所,何必费时费神在公厕逗留?就公厕而言,社会公众对它的基本要求,无非是:一要环境整洁;二要行事方便,三要全天候。至于那些诸如能弹上钢琴的“高配”公厕,似乎有些奢侈,绝非公众所预期或希冀的。

当然,“公厕+”的理念无可厚非。问题的症结在于“+”包含些什么内容。“建宁驿站”除了设置除臭装置、干手设备、排风通道等必需设施外,还“+”了是沙发、图书架、钢琴之类,这实属多此一举。公众亟需的是在公厕内安装挂衣钩、应叫器、面镜,提供免费厕纸、共享雨伞、手机充电器、USB插座、婴儿摇篮等。尤其是另设体现人性化服务的“第三间”,让一些异性者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或孩童提供如厕方便。眼下,具备这些服务功能的公厕,有,但委实是凤毛麟角。与其像“建宁驿站”那样“高配”,还不如来点实实在在的人性化服务。

至于“高配”公厕以“公厕革命”说事,似也离谱。近年来,各城市兴起“公厕革命”热潮,它矫正了市政建设的发展思路,确立了政府服务的必备职责,也改变了社会公众的生活习俗。“公厕革命”首要的是缓解城区“找厕难”“如厕难”的问题。如今不少城市提出“500米内有公厕”以解决“找厕难”的问题;所有公厕有统一标志、有专人负责管理保洁,并且实行全天候服务,以解决“如厕难”的问题。一个城市搞一间或几间“高配”公厕,对缓解“找厕难”“如厕难”无济于事,仅是替这个城市徒添了某些“形象工程”的光彩而已。

何况,建造像“建宁驿站”这般的“高配”公厕,费时费神费钱,维修的成本也不菲,如今推广之,根本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我们应该把财政用在刀口上,尽快解决“燃眉之急”,如改建设备简陋的公厕。去年,我从延安驱车赴壶口看瀑布,一路上要么找不到公厕,要么就是脏乱差得无法涉足的公厕。倘将建造“建宁驿站”的钱用来改善老少边地区的公厕,那也是一种积德呵!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B07 如此“高配”公厕有点离谱 2019-10-22 2 2019年10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