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读者呼声

百家讲“痰”

本文字数:1122

  “痰”:

记者调查发现,在网络商城中,不少商家公开出售增加影楼“二次消费”利润的话术和套路。影楼从业者坦言,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影楼纷纷缩减了摄影套餐的利润,“二次消费”则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律师指出,影楼的潜规则行为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等多项权利。(11月2日《北京青年报》)

百家讲: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所以,让消费者不明其理的“二次消费”,实则是对消费者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的侵害。尤其是,若其中存在利用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且有一定证据支撑,诚如律师指出,客户可主张其构成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并要求赔偿。

规避影楼此类潜规则,强化市场监管是根本。这样的“潜规则”终究是行业丑态。市场监管部门不能对其放任,一些地方前些年就曾出台过《关于禁止摄影服务经营者照片底片强制收费行为的通告》,但从现实来看,一则市场监管部门当加强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增强防范意识;二则对于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当加大法律惩治力度。——杨玉龙

“痰”:

近日,大连市一名10岁女孩被一名13岁男孩杀害的案件引起社会关注。随后,网上有人传播“一男孩面对指责敷衍应和”的视频,有网友将该视频中的男孩误指为前述案件的“杀人犯”。视频中男孩父亲张先生10月29日对澎湃新闻说,他认为网友及自媒体对儿子的辱骂是谣言、诽谤。就此事,澎湃新闻从大连长兴岛警方获悉,目前该所已经立案调查。(10月31日澎湃新闻)

百家讲:

事实上,对“人肉搜索”的合法性和公正性的疑问、争议,从未消停过。然而,由于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缺位,导致“人肉搜索”未能从法律层面进行衡量和规范。殊不知,即便是抛开个人信息保护法不谈,“人肉搜索”也涉嫌侵权。这是因为,“人肉搜索”相当于网上侦查,只有办案的执法人员,才能行使侦查权,而且只能对犯罪嫌疑人展开。特别是,即便是犯罪嫌疑人,其名誉权、人格尊严仍然应依法受到保护,执法人员在对其进行网上侦查时,也不可公开其个人信息。可见,网友不具备网上侦查权,也就无权对他人进行“人肉搜索”,更不能公开他人相关信息。

基于此,2017年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明确,在“人肉搜索”相关案件中,非法泄露个人信息,将被追究刑责。

可见,治理“人肉搜索”,才能遏制网络暴力。应加快建立完善统一的公民信息安全保护法,明确规定“人肉搜索”违法,完善举报机制,实行群防群治,强化惩戒措施,提高非法获取和利用个人信息的违法成本。  ——汪昌莲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3 百家讲“痰” 2019-11-05 2 2019年11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