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冬日午后的天平路,显得静谧而又温暖。69号门牌,在去年金秋刚刚换了主人。如若不是映着“天平路派出所”字样的门头,这栋身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里的“老洋房”便真的与周遭的景致融为一体了……
“你之前来采访时,我们还没搬迁过来,衡山路上沿用数十年的老所还是木质地板吱嘎作响的‘复古’场景,但今天的新所,虽然在建设风格上走的仍旧是复古风,却只是修旧如旧,内里完全是大变样了。”
对于老所里的老时光,天平路派出所教导员史侃最是印象深刻。“原先在衡山路,四五个民警挤在10平米不到的办公室内,由于房子老旧,老鼠也并不鲜见,有限的几间讯问室也时常不够用。”
如今,这些场景在天平路69号新居都已不复存在,史侃打趣说:“办公条件改善了不说,就连顶楼打造的‘空中花园’,都成为了派出所里的一处‘景观’。”
更重要的是,原先多地办公的模式随着新所的落成也被打破了。“过去由于办公条件的局限,我们户籍和治安两个窗口是分散在衡山路以及永嘉路两个办公场地,辖区居民为了办事常常需要奔波。如今,在天平路一个地方,就集合了所有的窗口,真正实现了让百姓少跑路。”
与此同时,在上海警方通过变革警务流程打造派出所“综合窗口”,实现“一口受理、联动审批、快捷支付、一网通办”的公安便民服务模式改革的大背景下,去年10月,天平所还在徐汇区率先推出了派出所“综合窗口”,进一步延伸了服务百姓的触角。
旧所承载着历史,新所寄托着未来……站在2020年的起点展望未来,天平所副所长施健有着诸多的期待。“新的一年,我们打算积极推进多警种融合作战模式,进一步提升执法办案、社会管理效能。”
按照施健的设想,天平2.68平方公里的辖区将以中轴乌鲁木齐南路为界,划分成东西两块,届时社区、治安、巡逻各警种将打通职能。“比如社区民警会同时参与到办案中来,综合指挥室一旦发出指令,三个警种将融合在一起展开大作战模式。”
此外,在智慧公安建设方面,天平所也将根据原先的基础建设,借力“智慧+”实现精细化管理,在警务分流方面,也将探索与街道网格力量形成合力。目前,这些工作均已在试点之中。
从2019到2020,天平所经历着诸多的变化,却又在这些变化中感受着不变的日常。施健的话很平实,“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守护好属地的一方平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