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
近日,河南鹤壁一女孩在小区内被狗咬成重伤。查监控后看到,涉事狗在咬人前40分钟都在小区溜达,且没有拴绳子。女孩治疗费花了16万多元,但狗主人只给了3.7万元。(3月14日红星新闻)
百家讲:
解决小女孩被狗撕咬的问题,不能只谈钱。城市应完善养狗立法,严肃处理狗伤害人现象。这里要分两种情况:流浪狗的管理责任由物业、警方等方面承担;无论养狗户有没有拴狗绳,除了承担经济方面的责任,更应承担对他人形成伤害的刑事责任。
法律应当更重视人和人安全生活的权利。这样,狗就不可能与人平起平坐,养狗户就不会把自己养狗的权利无限放大。有这样的立法和执法理性,人与动物和平相处的环境才会真正建立起来。
小女孩目前的治疗费已经花了16万多元,狗主人只给了3.7万元,狗主人分明是在“痴痴地等”。一是等社会各方面的反应,看会不会引起众怒;二是等小女孩用什么办法施加压力,反正疼痛和在治疗的不是自己;三是等法律了断,内心并无悔意和罪恶感。因此,希望物业、警方及其小区业主能够主动介入,帮助被狗咬的一家讨还公道,除了要求狗主人承担小女孩的医疗等费用,还应按照法律追究其他责任。——卞广春“痰”:
据淘宝和苏宁等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20日至2月2日期间,自热食品均位列热销产品前列,在不少电商平台上的销量同比涨幅超过200%。然而,伴随自热食品而生的安全“小意外”也时有发生。记者针对自热食品进行的测试也显示,这走红的食品确有不少安全隐患。(3月12日《广州日报》)
百家讲:
“方便”是消费者选择自热食品的最主要原因。但不容忽视的是,其安全性也亟待重视起来。据了解,自热食品无须电或火,加水就可以加热,原理在于焦炭粉、活性炭等成分组成的发热包遇水升温。也就意味着,消费者唯有严格按照指引操作才能确保食用安全。当然,更值得注意的是,密闭空间内同时有多人在吃自热火锅其安全隐患更不容小觑。
自热食品唯有确保“食用安全”才能称得上“好食品”。不过,当引起重视的是,据相关人士介绍,目前自热食品尚无国标,发展十分粗放,主流厂家虽然有企业标准,但也良莠不齐。还如,中国商业联合会曾发布《自热方便菜肴制品》团体标准,已于2017年12月15日实施,但并不具有强制性。对此,相关部门当引起重视,加快相关标准的完善。
针对自热食品安全隐患,明确禁止“在动车组列车上使用能够诱发烟雾报警的自带加热食品”等行为,已成为一些地方的标准动作。完善相关标准,加强市场监管,生产企业秉持标准生产,食用者按规操作等等,才能确保自热食品不会成为身边炸弹。——杨玉龙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