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敬平
在防控新冠肺炎的特殊时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出3·15晚会延期播出的通知。不过大家放心,只是推迟并不是缺席,因为国家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力度不曾削弱过。(3月11日中华网)
每年中央电视台的3·15专题晚会,都令大众翘首以待。因为这一天,消费者会挺直腰杆,感到了尊严。今年万众期待的3·15晚会延期播出,是出于从全国防控疫情大局出发,相信广大消费者也会给与理解和支持。再说晚会只是延期并非是取消,作为社会公众,不必过分解读和大惊小怪。
诚信经营,方能行稳致远。而作为厂商,尤其是那些搞假冒伪劣甚至坑蒙拐骗的生产经营者,也别试图侥幸过关。要知道正义会迟到,但从不缺席。如果不立即痛改前非,诚信经营,必然是被舆论曝光和遭到消费者依法维权,让不良商家受到法律的惩处。因此,只有真正做到价廉物美,诚信经营,优质服务,才能行稳致远,做大做强。否则,常在河边转,没有不湿鞋。一旦到了那时,当被有关部门依法严惩时,后悔也就晚了。
强化监督,正义不会缺席。现实生活中,虽然有媒体监督,监管部门也不断加大监管力度,每年3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台还会举行3·15晚会,对一些严重违规违法厂商进行集中曝光,市场经营秩序有了一定改观。但是,假冒伪劣商品和违规经营行为依然多发,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而一旦权益受到损害,消费者想维权可谓难上加难。分析其原因,不外乎经营者利欲熏心、监管乏力、法规太软、消费者维权意识淡薄等。从而导致不少人都深受其害,个个口诛笔伐的现实。
敢于维权,更要善于维权。经修订后的《新消法》具有鲜明的七大亮点:消费者享有七日“后悔权”消费者信息保密权、维权纠纷举证责任倒置、精神损害赔偿、消协可提起公益诉讼、销售假冒产品进入信用档案、违法广告代言人负连带责任等,可以说每一条都把消费者权益放在重要位置,同时也是给生产、经营和广告代言者戴上了紧箍。
政府相关部门应采用各种舆论工具抓好新消法的宣传工作,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促进大众守法用法,敢于和善于维权。
全员参与,天天都是3·15。监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责,严格监管市场。不可否认,监管部门人手较少,因而监管难度很大,但难度再大也不是不作为的理由。再说方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尽心尽责,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对假冒伪劣商品和经营户,大众要敢于和善于斗争,用新消法这个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购买商品要购买正规品牌,购物时一定索要发票,一旦发生纠纷有据可查。再就是发现有违规商品和行为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使假冒伪劣商品和违规经营行为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没有立足之地。这样才能确保市场净化,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大家都能做到敢于和善于维权,自然天天都是3·15。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