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律师沙龙

付出与回报

本文字数:774

  □北京盈科(天津)

律师事务所

王伟政

常听到有人抱怨待遇低,每当听到这样的抱怨我就不禁会想:你为单位付出了多少?做出过多大贡献呢?人不能一味想着回报,首先应该扪心自问,自己到底付出了多少?

我始终相信: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付出了,生活终究会回报给你。

可是,为什么经常会有人觉得自己的付出未得到相应回报呢?我想原因有三:

其一,期望太高。我们做事时,往往有所期许,可现实给你的往往不是你所期待的。其实不是回报得不够,而是我们的期待太高。有句话说得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一心想着能得到多少回报,那样只会永远生活在失望的阴影之下。我们需要的是不求回报的踏实态度,这样才能永远生活在满足与快乐当中。

其二,我们对回报的期待太迫切。回报有时是长远的,这就好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平时,我们的所有付出就相当于一种投资,时间、金钱、精力的投资。许多人从一个普通的员工成长为著名企业家,他们的成功与付出是分不开的,而且无一不是经历了长时间的努力。

试想,如果工作了几年就开始抱怨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而放弃,他们岂会有如今的成就与辉煌?所以,我们的付出不是没有回报,而是时候未到。我们需要更长时间的付出,更长时间的积累。

其三,回报的方式与我们所期待的有差异。

我们做事,成功了,自当有一份成功的喜悦。如果失败了,我们也能从中获取教训,甚至会有更大的收获,“吃一堑,长一智”便是这个道理,在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也是一种收获。很多时候,不在于发生了什么事,而在于你怎么想,遇见事情换个角度去看,效果可能就会不一样。

很多时候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一心想着能得到多少回报,那样只会永远生活在失望的阴影之下。我们需要的是不求回报的踏实态度,这样才能永远生活在满足与快乐当中。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沙龙 B05 付出与回报 2020-05-18 2 2020年05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