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昆仑
能从形形色色的“伪装”中辨别出不同的毒品,会给远方务工的父母写信提醒毒品危害……在四川叙永县摩尼镇新苗实验学校,学生们不仅防毒、拒毒意识高,还当起禁毒宣传的“小喇叭”。这些都源自这所偏远山区学校对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近10年的不懈坚持。(6月27日《法制日报》)
近10年来对学生们开展禁毒预防教育,不仅实现了在校师生和毕业生“零染毒”、禁毒知识普及率100%的目标,还带动多名涉毒家长成功戒毒,值得点赞。
对学生们开展禁毒预防教育,就是禁毒教育从娃娃抓起。此举旨在对学生们普及禁毒常识,让学生们懂得毒品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们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给学生们构筑禁毒、拒毒的思想防线,让学生们自觉远离毒品,做健康、文明的好学生。
从该校近10年来禁毒预防教育的成果,如在校师生和毕业生“零染毒”来看,禁毒教育从娃娃抓起,显得十分重要与必要。毕竟,中小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这决定了禁毒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这不仅是德育教育、安全教育的神圣使命,更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需要。
未成年人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侵袭与影响。开展禁毒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从生理成长上讲,中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阶段,因习性、品质、行为尚未定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没成熟,造成个体心理机制不健全、意志控制能力差,情绪波动性大,导致认知力和判断力极容易受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若不及时对他们开展禁毒教育,难保今后他们不被毒品误导,毁其一生。
从预防的角度讲,《禁毒法》规定,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而古人又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从预防的角度讲,禁毒教育越是从娃娃抓起,越有利于学生们正确“三观”的养成,防患于未然。何况,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将为一生良好思想和性情的形成奠基。
从人生发展历程来看,儿时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学生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想敏捷,喜欢吸收各种知识,容易习久成性,而一旦养成,将牢固地保持一辈子。因而,禁毒教育从娃娃抓起,会造福他们一辈子。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