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百家讲“痰”

本文字数:1176

  “痰”:

近日,在四川绵阳先锋路,一男子站在路边等车时,被一辆快速驶过积水路段的白色SUV汽车溅了一身水。该男子正要找肇事车理论时,这辆白色SUV车司机却没有理睬,该男子随即向交警部门投诉。经查,交警部门认定肇事车驾驶人行为属于违法,应处200元以下的罚款。(6月26日央视网)

百家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四条规定,机动车行经漫水路或者漫水桥时,应当停车察明水情,确认安全后,低速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驾考增加的科目四中就有安全文明常识考试环节。如果司机在雨天降低车速,可以使行人少受“侵害”,而现实中大部分司机并未执行降速规定,现实中,交警做出处罚的也不多。近年来,已经有地方对此类行为罚款100元,此次行人较真举报,绵阳交警顶格处罚值得点赞。

要彻底治理开车碾压积水溅湿路人现象,交警部门应该主动作为,设立一种制度化模式,只要在监控中看到司机有这种行为,首先顶格处罚,然后向社会公示,被溅水行人可以据此找当时司机索赔。这些规则竖起来,相信司机遇到漫水路段必然减速行驶。——丁慎毅

“痰”:

自5月起,国外学术交流在线平台PubPeer上陆续有人匿名发帖,质疑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董晨的20多篇论文存在一图多用和重复使用等问题。对于上述质疑,董晨于6月27日回复称,“PubPeer上有人对于我们部分文章的少数展图有些疑问,我们非常认真而慎重地对待,正在深入调查和核实原始数据。”(6月28日《中国新闻周刊》)

百家讲:

长期以来,论文成了科学研究最为重要的“硬杠杠”,不管是职称评定、年终考核还是申请课题、评选院士,都要“数论文”。就连以治病救人为第一要务的临床医生也被套上了发论文的“金箍”,中国医生对论文发表的刚性需求,主要是因为职称评定过程中论文所占据的核心地位。临床、教学和科研,科研论文是核心,发表越多,科研项目越好申请,资源越丰富,职称评定也越顺利。

类似医生论文造假的“糗事”,在社会各领域里绝非孤例,不胜枚举。一方面,医学论文造假的危害不仅损害了中国医学界在国际上的声誉,也不仅导致低水平研究重复、垃圾论文成堆,更为严重的后果是消解了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学术规则。另一方面,从实际需求来看,我们并不需要太多论文派医生,而需要更多娴熟操作手术刀的医生。从这一需求出发,针对医生职业群体的职称评价体系改革必须加快进行,让更多医生从论文高压中解脱出来。因此,医学界要正视问题、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创新评价机制,涤荡浮躁之气,真正解决学术不端行为,才能从源头上对评职称、获奖励而滥发论文的现象进行治理。——吴学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百家讲“痰” 2020-06-30 2 2020年06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