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近日,一段广东茂名“夫妻刚办完离婚手续走出民政局,妻子晕倒丈夫冷眼离开”的短视频在网上传播,很多人表示视频中“丈夫”的做法太让人寒心。9月4日,广东省茂名市网信办公布了另一个角度的监控视频,以证明这段视频实际上为摆拍。记者9月5日发现,这段摆拍视频的原作者已经删除了视频,而其以往还曾经拍摄过多段在茂名市民政局门前的摆拍视频。短视频平台工作人员表示,对这类视频的监管存在空白。(9月6日《北京青年报》)
现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时代,也成就了“全民短视频时代”,一条优质短视频在短短十几秒内,就能讲好一个故事,或是博人一乐,或是引人深思。
但像“演离婚”这样博眼球的“虚假故事”,却越来越在舆论场引发“假作真时真亦假”的负面影响。除了“演离婚”,还有摆拍暴力视频、摆拍炫富、“路人甲教训嚣张坏人”等等,还有一些摆拍视频则打着“正能量”的旗号骗取眼泪,骗取流量。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网友已经不满足于“虚构故事”,那些真实故事更为吸引人,更让人有“代入感”,更为震慑人心。这让一些人从中看到了“商机”,精心炮制出看似摄像头或路人偶然拍到的“街头奇闻”,来博取眼球,骗取流量。
各种摆拍视频以假乱真,间接欺骗了网友的感情,也可能带来误导舆论的负面影响,甚至还可能导致带偏社会风气的恶果。对于这些摆拍短视频,亟待予以规范管理。这些摆拍短视频,游走于虚假与真实之间的“灰色地带”,在“新闻”与艺术创作之间“打擦边球”,不能纵容这种“投机取巧”、钻平台空子、钻法律空子的行为继续下去。
对此,需要平台能够严格审核把关,比如对于虚假内容的短视频,要能标注“摆拍”,对于真实短视频,则要标注“真实”。这样才能避免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也能避免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要督促平台履行好自身的管理责任,对于发布虚假信息侵犯他人合法权益、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人员,要依法予以惩治,让其承担相应责任。尤其是那些故意利用网络造谣、传谣的不法行为,要依法严惩。
不能让“演离婚”的“戏码”以假乱真,不能让摆拍视频继续游走于“灰色地带”。必须进一步规范短视频行业,这样才能促进短视频行业规范发展、健康发展,从而才能让短视频行业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而不至于成了公序良俗、社会舆论的“添乱者”。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