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记者从市司法局获悉,今年疫情期间,上海市司法局专门制定《关于本市司法所“开门办公 主动服务”为推进复工复产复市创造和谐有序法治环境的意见》,广泛发动全市基层司法行政力量深入社区、企业,全力排查化解涉疫情等各类矛盾纠纷,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市。今年4月至今,全市223家司法所指导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6万余件,99%得到成功化解,其中近2000件为涉疫情纠纷,800余件为疑难复杂纠纷。
据了解,市司法局动员全市基层司法行政力量深入一线,并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提出法律建议,指导辖区企业解决疑难问题。对于涉企不安定因素,基层行政部门坚持源头控制,消除在萌芽状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有的司法所联合街道营商办和劳动事务保障所,成立复工复产专项排查工作组,开展实地走访,并线上远程指导纠纷排查化解。有的司法所协调市场监督、税务等部门以及律师事务所联合成立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服务保障小组,组团走访辖区内企业。全市司法所共走访辖区企业5000余家,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3000余次,发现涉企矛盾纠纷近2000件,93%得到成功化解。
同时,各基层行政部门聚焦提升 “家门口”法律服务的供给质量,不断创新,陆续推出“线上办”、“网上办”、“掌上办”等信息化、智能化手段调处矛盾纠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方式。全市各街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共提供法律咨询近2万次、公证服务200余件,办理法律援助申请200余件;累计为街镇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超过400次。
据悉,各区司法行政部门注重系统联动、合作借力,整合政府部门、法律顾问等各类资源,组团为辖区企业提供 “心连心”法律服务。
有的司法所依托所建立的专家志愿者团队,联合人民调解组织,协调化解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大幅裁员的群体性纠纷。有的司法所主动协调市场监管、安监、公安、城管等相关部门,协同走访辖区商场,帮助调整改进大型商业活动方案,推动商场复市,减少因疫情造成的损失。还有的司法所联合街道营商办共同制定助力复工复产“法治体检”工作方案,联合律师事务所开展公益法治体检,为企业解读租金减免、员工工资发放、银行贷款等政策以及“不可抗力”等法律条款,帮助企业防控法律风险。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