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笛
我家对门住着一对中年夫妻,平时并没有什么往来。前几天,男主人敲我家门,和颜悦色地告诉我,再过几天,他们的房子要进行翻修,有可能给你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敬请谅解。
那天工程队带着冲击钻、切割机等工具进场,细心的男主人又领着工程队的现场监理对我们说,工人在施工中,如有野蛮施工,违反相关规定的请及时和我或监理联系……末了,男主人和现场监理给我留了手机号码。以后的日子里,工人师傅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每天早上八点半进场,中午的时候考虑到有些居民有午休的习惯,就干一些声响很轻的活,傍晚五点钟不再使用冲击钻、切割机等产生强烈噪声的机器。双休日严格遵守环保相关规定,不使用发出噪音的工具……
装修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建筑垃圾与粉尘。为了不影响过道的环境整洁,工人师傅收工的时候,先用扫帚将地上散落的建筑垃圾清理干净,然后再用湿拖把将地面的粉尘擦掉。
这还不够,男主人或现场监理隔三差五前来“突击检查”,征询我们的意见……装修过程中,由于一些细枝末节处置不当,极易引发邻里间的龃龉,而对门的男主人因为很关注这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经常到现场给工人师傅“敲木鱼”,使原本很容易产生扰民纠纷的事情得以规避。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类似装修等事关百姓生活引发的民事纠纷频率还是挺高的,如何最大限度避免此类纠纷的发生,我以为,起因还是“头道工序”没有做好所致。倘若能向本文中叙述的彼此都能从关注每个细节为切入点,把每个细节做细做实,这样才能将极有可能引发矛盾的“导火线”及时掐灭,邻里之间和睦的基础就会更加牢固。装修如此,生活中其他的一些事情不也同理吗?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