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庭审

员工被行政拘留后遭公司开除

法院:仅以旷工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不宜认定为合法解除

本文字数:1219

  □法治报记者  夏天

通讯员  翟国玉

劳动者被行政拘留,用人单位以旷工为由,解除其劳动合同,引发劳动争议。上海奉贤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明确行政拘留并非劳动合同的法定解除事由,在此基础上认为,在劳动者被拘留导致无法正常出勤的情况下,仅以旷工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不宜认定为合法解除。

小周于2012年进入上海奉贤某科技公司工作,任保安一职。2019年6月2日,小周因殴打他人,被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给予行政拘留6日并处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执行期限为2019年7月10日至2019年7月16日。7月10日当天,由于是小周值班,为了避免岗位没人值守,小周联系其同事方某帮忙顶班,但公司不予同意。

7月16日,科技公司向小周送达日常考核管理表,该表载明由于小周符合员工手册中“累计旷工5天以上或连续旷工3天者”及“在公司服务期间,受到刑事处分者”的情形,给予其辞退处罚。

小周不服,向上海市奉贤区仲裁委提起劳动仲裁。仲裁委裁决:科技公司支付小周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38304.08元。因科技公司不服裁决结果,向上海奉贤法院提起诉讼。

上海奉贤法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科技公司辞退小周所称的理由是否成立。科技公司作出辞退小周的理由有二:一是小周于2019年7月10日至2019年7月16日期间旷工3天,二是小周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处罚。

关于旷工,科技公司所称的旷工期间小周并非由于个人原因无故缺勤,且小周拘留的当日即联系其同事帮其上班,但科技公司不予同意,不应认定小周为无故旷工。

其次,小周受到的是行政拘留处罚,亦不符合《员工手册》中规定的在公司服务期间受刑事处分的情形,因此这一理由也不成立。上海奉贤法院据此维持了仲裁裁决。

【法官说法】

法官表示,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的行为。根据《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有法律依据,严格遵守法定事由。《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说明法律对于劳动者的违法犯罪行为赋予一定的容忍度,只有当其达到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度时,才同意给予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利后果。因此,在劳动者被刑事拘留但并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依据该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另外,根据原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奖惩条例〉有关条款解释问题的复函》规定,“职工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一般是指:除有不可抗拒的因素影响,职工无法履行请假手续情况外,职工不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又不按时上下班。而行政拘留是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公民采取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劳动者被行政拘留之后,再去用人单位上班处于一种事实上不可能的状态。在这种情形下,要求劳动者出勤上班显然是不公平的。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A06 员工被行政拘留后遭公司开除 2021-02-01 2 2021年02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