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治随笔

让人生活得更加丰盛

本文字数:1124

  □石路

那是十多年前,一个冬天的夜晚,我在农场社区管委会加班,赶明日急需要的材料。三层的小楼静寂无声,只有我和同事小陈两人。我伏案写一页,他便拿去打印一页,流水线作业。我共写了十几页。此刻,没有了时间,也忘了空间。等写完,修改后,我才知外面早已银装素裹。走出小楼大门,我已双脚绵软无力,头昏沉沉的,身子不禁打了个寒颤。我抬腕看表已是快凌晨四点了。

这时,农场街头静悄悄的,路上空旷无人,更没有过往车辆,只有孤寂的路灯和两侧粗壮的梧桐树在挺立地坚守着。农场的职工,此刻都在甜美的梦乡回味着白天的劳作;农场的大地,此刻都在为开春积蓄的耕种而静卧冬眠。雪花,依旧不停地扬扬洒洒,落到生活区的屋顶、路旁的树枝、农场大地和我的头上。

因为下雪,夜空没有往日的漆黑,银色的光亮显得洁净、敞开许多,照射在路旁广袤的田野,似一双硕大又清澈的眼睛,对着一片寂静的沃土凝望、沉思。我一人走在临近回家的路上,伴着寒风和飘来的雪,虽感乏力,但内心却很充实。

我这一次“幸运地”看到了凌晨四点农场的样子,看到了往日再熟悉不过、那一刻脚下的这片宽厚的土地。与之相伴几十年,我为之付出过多少?我又能对着她说出什么值得骄傲的话语?年少时的向往、追寻,现已变得模糊,存有的大概也只是个粗犷的轮廓。

常言道,成功离不开勤奋,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刻苦,然而,又有多少人执着地这样去做呢?

我还想起另外一句著名的话,“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美国畅销书作家格拉德维尔在《异类》一书中,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格拉德维尔的研究显示,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跟天分无关,只是练习的问题。作为电脑天才,比尔·盖茨13岁时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电脑终端机,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7年后他创建微软公司时,已经练习7年的程序设计,超过1万小时。

一万小时是最低限,没有例外之人。音乐神童莫扎特,在6岁生日之前,他音乐家的父亲指导他练习了3500个小时,到他21岁写出最脍炙人口的第九号协奏曲时,可想而知他已经练习了多少小时。还有达·芬奇,当初从画一只只鸡蛋开始,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变换着不同角度、光线画,少说也得练习一万个小时,打下扎实的基本功。这才有了扬名世界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说起中国飞人刘翔,无不让国人为之骄傲!他从7岁开始苦练,不知跑了几个一万小时的里程,经历多少磨练,才赢得百米跨栏上的辉煌。

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列文虎克说:“要成功一项事业,必须花掉毕生的时间。”我想,即便不是每个人皆要做成功者,但起码要为之去努力,去见更高更远的世界,让人生活得更加丰盛;这样,才不枉此生。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B07 让人生活得更加丰盛 2021-03-23 2 2021年03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