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梳理“一团乱发”正当时

本文字数:994

资料图片

  □王丽美

地铁、公交、电梯里,大幅抢眼的植发广告不断占领公共空间。夸张的广告语吸引了不少为容貌焦虑、试图拯救发际线的年轻人。大大小小的植发机构遍地开花,植发技术花样百出,动辄收费上万元。还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声称“3天包教包会”,从业者可自己开店、月入百万元。“头顶经济”收割年轻群体。(4月1日新华社)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植发提升自身形象,植发广告无处不在,“头顶经济”蓬勃兴起。

然而,价格高昂的植发行业却呈现“一团乱发”状态。在庞大需求的刺激之下,不少机构纷纷涌入植发市场掘金。市场主体芜杂,虚假广告泛滥,连一些无资质的小诊所、美容院也暗中从事植发业务,漫天要价且随意,植发成本几百块,竟收客户上万元;还有不少3天包教包会的“速成医生”“影子医生”,埋下诸多安全隐患。在“拯救发际线”的强力鼓噪下,“头顶经济”强力收割年轻群体,真金白银源源不断进入植发从业者的腰包。

“一团乱发”暴露监管盲区。植发行业是新兴行业,缺乏相关标准,且植发效果与患者体质、手术医生的技术和术后护理都有关系,很难做出鉴定。许多因植发失败产生的纠纷案件,都是因消费者鉴定难或举证难被判败诉。标准的缺失、监管的缺位,使一些从业者肆无忌惮,消费者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受骗上当后也只能吃“哑巴亏”。

按照规定,负责实施植发的美容主诊医师应为“美容外科”或“美容皮肤科”主诊医师,实施备案管理,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医师执业证书》“备注”页核定专业,并加盖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公章。但不少植发机构、个人没有资格证和执业证,就敢开张营业,明显违反了执业医师法,而需求大、盈利多,市场快速扩张加之违法成本低,促使不少人投身这个暴利行业,非法植发店野蛮生长,消费者倍感受伤。

植发是一种医疗行为,关系到消费者健康和市场秩序,需要严格到位的监管和规范。植发市场“一团乱发”亟待大力“梳理”。相关部门要紧盯市场动态,及时制定严格详尽的法律法规和植发行业标准,严厉打击植发机构假冒伪劣、坑害消费者的违规行为,及时查处唯利是图的相关机构和个人,创新监管机制,不断提升监管水平,满足公众的爱美需求,倒逼植发行业健康发展。而广大消费者如果要植发,一定要查询医生资质,选择正规机构,了解植发常识,不要轻信植发机构天花乱坠的广告,切勿落入“花了大价钱依然毛发稀疏”的消费陷阱。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梳理“一团乱发”正当时 2021-04-06 2 2021年04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