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百家讲“痰”

本文字数:1091

  “痰”:

近日,北京62岁的王先生爱好收藏中国名酒,网购时发现一千多元一瓶的茅台酒只要9块9。虽然有所怀疑,但他还是下了单,没想到几天后收到的快递里面竟然是一捆数据线。(4月1日澎湃新闻)

百家讲:

从法律角度看,销售假货应当退一赔三,惩罚额度不足500元,售假者以500元赔偿消费者。可是,如果真走法律途径,要求售假商家“退一赔三”,或赔偿500元,则需要消费者投入不小的精力与时间,消费者未必愿意。商家正是抓住这个消费心理,所以才以低价为诱饵,进行行骗。

王先生警惕性太小,确实令人费解;可是,9.9元一瓶的茅台骗局,在电商平台堂而皇之行骗,难道电商平台就没有“打假”的职责?难道电商平台也看笑话?商家都是电商平台的商户,广告也是在电商平台发布的,作为电商平台必定有责任进行监管。事实上,电商平台的责任不止是在消费者举报后,积极协助事后维权,还要进行事前防范,比如审核广告,有义务屏蔽这些广告。

骗子普遍撒网,用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策略,会让一些消费者上当,我们不能一味地嘲笑受害者笨,也不能嘲笑他们贪便宜,活该受骗,而应当堵死漏洞,让类似骗局不再发生。电商平台事前防范事半功倍,更何况,这也确实是他们应尽的职责。  ——黄齐超

“痰”:

近日,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上输入“量子面膜”  “量子美容仪”  “量子护肤品”等关键词,搜索结果显示仍有多款量子产品在售,且标价涵盖高中低各个价位,其中大多保持着一定的销量。(4月2日法治日报)

百家讲:

不良商家用各种似是而非,看似有理又让人看不懂的高大上“科学理论”将普通商品包装成  “高科技产品”,利用大众对高科技的推崇心理,让大众在不明觉厉的惊叹中屡屡被收“智商税”。但其实此类行为已经涉嫌违法,打着  “黑科技”的幌子干着“黑顾客”的事实,如新闻中所说甚至有些商家为了达到“量子护肤”的神奇效果,还会在产品中添加激素等,短期内看似效果明显,却会给皮肤埋下长期隐患。对“量子护肤”类蹭科技热点的不良商家,不能止于专家的“吐槽”打假,更需要多方面加强治理。

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惩处,对不良商家进行治理,发现此类蹭科技的“吹大牛”虚假广告营销者给予严惩。同时,各网络购物平台应承担起自身社会责任,对相关商家资质、商品证书、虚假广告等加大审核力度,网络平台不能为了利益而任由虚假广告横行,欺骗消费者。诸如“量子护肤”等商品应予以下架,对虚假宣传商家给予处罚。相关管理部门也应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线上线下两手抓,避免虚假宣传的假货在网上横行。

此外,应加强科学常识普及,避免大众信息不对称上当受骗。——王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百家讲“痰” 2021-04-06 2 2021年04月06日 星期二